乘风破“案”拨迷雾,“连心线”上获点赞

从细致入微的病情分析,到凌晨时分的耐心解答;从手把手教家长看懂化验单,到24小时随时待命的贴心守护……

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到一份来自“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特别“工单”。

致电者袁女士深情致谢该院儿科副主任王锋、龚爱林医生及马红丽医生,对他们的卓越医术与温馨服务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儿科团队用专业与爱心为琪琪拨开病情的迷雾,也让袁女士在至暗时刻重拾信心。

1、发热初诊露端倪,医生明察辨隐疾

1月4日,1岁6个月的女宝琪琪(化名)因“发热伴轻咳1天”,在朋友的推荐下,琪琪妈妈袁女士带着琪琪来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

王锋副主任接诊后,经过细致的检查,初步判断琪琪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然而,血常规等基本检查结果却显示,琪琪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单核细胞比例异常升高(如上图1),除呼吸道感染外不能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可能,王锋迅速安排琪琪入住儿科一病区进行进一步诊治。

面对复杂的病情,住院医生龚爱林立即启动多维度排查: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病原学筛查、自身免疫指标检测……“既要警惕血液肿瘤性疾病,也要排除先天性骨髓衰竭的可能。”龚爱林解释,琪琪无家族病史且检查未见典型异常,最终锁定“感染相关性良性粒细胞缺乏”。

住院期间,主治医师马红丽每日三次查房,密切观察患儿体温、进食及精神状况。针对支原体感染阳性结果,医护团队制定“抗感染+免疫调节+骨髓刺激”综合方案。护士长曾静带领护理团队实施“保护性隔离”,每日对病房严格消毒,并手把手指导家长科学喂养。

“孩子粒细胞水平就像过山车,家长情绪几度崩溃。”马红丽医生回忆,治疗期间她多次利用休息时间与家长沟通,用通俗语言解读血常规报告:“中性粒细胞是身体的‘先锋部队’,现在它们正在‘休整补给’,我们要给身体恢复的时间。”龚爱林医生更将个人电话留给家属,可以随时解答疑虑。

经过近一周的治疗,琪琪的体温逐渐平稳,粒细胞数值稳步回升至安全范围,顺利出院。

2、病情反复迷雾重,抽丝剥茧锁真凶

然而,好景不长,1月26日,琪琪出院后再次出现发热症状。袁女士急忙带着琪琪再次来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再次完善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仍偏低,单核细胞比例升高(如下图2)。尽管门诊医生及时进行了输液治疗,但琪琪的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复发热让袁女士心急如焚,情绪几近崩溃。

1月29日正月初一,袁女士带着琪琪再次来到王锋副主任专家门诊就诊。王锋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仔细问诊、体检后发现琪琪扁桃体有渗出,颈部淋巴结肿大,并伴有眼睑浮肿。结合近一个月来琪琪的病情变化及治疗经历,王锋综合分析后认为,琪琪反复出现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单核细胞比例升高症状,住院治疗已基本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可能,目前考虑极有可能是EB病毒感染所致。

面对焦虑不安的家属,王锋耐心安抚,并与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他迅速为琪琪完善相关检查,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精心治疗,琪琪的体温很快降至正常,扁桃体渗出及淋巴结肿大情况也逐渐好转。随后,琪琪停止输液治疗,改为口服药物治疗。

03、仁心化雨润新生,医患同心筑安康

2月11日,琪琪在门诊进行随诊。令人欣慰的是,琪琪的症状已经完全缓解,复查血常规结果也恢复正常(如下图3)。这一喜讯让袁女士激动不已,她深知这一切都离不开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团队的专业与付出。

在接诊过程中,袁女士深刻感受到王锋副主任带领的儿科团队的细致与专业。据她介绍,王锋副主任每次都会对检查报告单的每一项结果逐一解释,无论结果是否正常,他都会耐心讲解,确保家长能够真正理解并读懂这些检查结果。通过这样的方式,袁女士逐渐学会了如何从每条检查结果中判断孩子的病情情况,这让她在面对孩子的健康问题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袁女士感激地说:“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团队的精湛医术让我深感敬佩,但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对待患儿的那份真挚关爱与强烈责任感。在我最无助、最焦虑的时候,是他们用专业和爱心为我指明了方向,让琪琪得以重获健康,重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们是真正的白衣天使,是最可爱的人!”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李湘君 | 通讯员:宁婧

编发:刘鹏 | 编辑:刘俊炎

责编:何雯 | 审核:曾春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