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清晨六点,环卫工人李秀梅结束第一轮清扫,走进枣阳市北关工会驿站。接一杯热水,用微波炉热好早饭,她坐在窗边休息:“以前只能在路边蹲着吃饭,现在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这个约30平方米的空间,冰箱、医药箱、充电插座一应俱全,墙上“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标语格外醒目。
如今在枣阳,这样的工会驿站已建成19个,成为快递员、环卫工、外卖骑手等户外劳动者的“暖心港湾”。
“一线协商”破解建设难题
“站点少、覆盖窄、知晓率低”——2023年初,枣阳市政协在调研中发现,已建成的4个驿站使用率不及预期。一名快递小哥坦言:“公司规定送货期间不能离岗,就算知道驿站也不敢进。”
问题被带上政协“一线协商”座谈会。环卫公司负责人当场承诺:“极端天气时调整考勤规则,鼓励工人进驿站休息。”城管部门同步优化管理措施。政协委员们则建议:“增加城区站点”“图书角要添置技术类书籍”“用广播传单扩大宣传”……
协商成果迅速落地。枣阳市总工会当年新建9个驿站,并在商圈、零工市场等区域优化选址。针对“不敢进”的顾虑,各驿站主动对接企业,明确“合理休息不计入离岗时间”,同时开通Wi-Fi,增配技术书籍、维修工具、充电充气工具等,让驿站从“能进来”变为“想进来”。
“站长制”激活服务效能
今年3月5日,枣阳市总工会副主席汪兴辉在万象城驿站当值“一日站长”。熬煮姜枣茶、解读《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她忙得不停。“您看我这合同合规吗?”外卖员张丽咨询劳务纠纷,汪兴辉仔细分析后,还帮她联系了工会法律援助。
“当一天站长”活动让群团干部直面职工需求。公职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医护人员开展义诊,劳模工匠分享奋斗故事——驿站功能从基础服务延伸至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深度关怀。
最让外卖员王峰感动的是,今年春节期间工会驿站不仅送了保暖手套,还联合枣阳红十字会开展了应急救护培训:“学会心肺复苏,送餐时遇到意外也能帮把手了。”
“统战群团联动”织密服务网络
“能办残疾证吗?”“青年创业有啥政策?”……在“统战群团携手进驿站”活动现场,枣阳市委统战部、市总工会、团市委等部门的咨询台前排起长队。今年“三八”节,枣阳市中医医院专家在驿站开展女性健康讲座,花艺师教授插花技巧,现场欢声笑语。
枣阳市委统战部、妇联、科协等部门的加入,让驿站变身“服务综合体”。枣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凌介绍,通过资源共享,工会驿站已形成“4+N”服务模式:4项基础服务(休息、饮水、充电、热饭)加上政策咨询、招聘会、技能培训等N类特色活动。
今年春节期间的工会驿站招聘会,80家企业提供1200个岗位,800多人达成意向。下岗工人陈明在此获得免费电工培训,如今已入职本地企业:“驿站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小驿站”托起“大民生”。
截至今年10月,枣阳市工会驿站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超9万人次,开展活动百余场。
如今,工会驿站的温暖在枣阳正持续扩散:
——环卫公司调整高温作业时段,鼓励工人轮班进驿站休息;
——外卖平台将驿站位置纳入导航系统,骑手可一键查询;
——社区医院定期入驻开展义诊,慢性病筛查惠及更多劳动者。
夕阳西下,快递员刘勇在驿站给手机充上电,翻看起新添的《工友》杂志。他说:“以前我们像城市的‘隐形人’,现在终于有了落脚点。”微波炉嗡嗡作响,热饭的香气飘散开来——这方小小天地,正成为城市温度最生动的注脚。
黄凌表示,今后枣阳市总工会将持续深化“当一天站长”活动,将其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拓展“统战群团携手进驿站”的内容与形式,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同时加强驿站本身的基础建设与管理,根据职工反馈优化服务,让这片“温馨港湾”更舒适、更便捷、更富吸引力。
记者手记
从最初解决户外劳动者“歇歇脚”到如今为他们提供“发展梯”,工会驿站的升级印证了:民生工程唯有贴近地皮,才能感受体温。当政策制定者走进驿站当站长,当多部门服务资源在此汇聚,驿站已超越物理空间的概念,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微缩实验室”。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户外劳动者的笑脸,更是一座城市向上向善的成长轨迹。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孙修廷 毕学谦丨通讯员:张晓娥
编辑:孙修廷 丨责编:毕学谦
审核:廖双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