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区充电位紧张,不得不绕远路去给新能源车充电。现在,在小区内就能充上电,真是方便多了。”近日,家住襄城区庞公街道的新能源车主王先生,对前来回访的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高兴地分享这一变化。曾经困扰庞公街道居民的充电难题,在襄城区纪委监委的持续跟踪监督下,得到了有效解决。
此前,襄城区纪委监委在基层走访中收到群众反映,庞公街道等区域充电桩建设存在问题,居民给新能源充电十分不方便。该区纪委监委在经过实地调查后,发现该片区存在选址困难、电路改造滞后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日常出行体验,随即将其纳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督办清单”,督促庞公街道成立工作专班,以“一周一督查、一月一复盘”的方式,压紧压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
同时,针对公用充电桩选址落地难、老旧小区电力扩容成本高、多部门协调充电桩安装进度缓慢等问题,襄城区纪委监委对该区住建、供电公司、城管及庞公街道等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召开现场协调会议,面对面厘清职责,共商解决方案。
在该区纪委监委全程跟踪督办下,截至今年5月14日,庞公街道已在华电寓苑、城南佳苑、胜利街馨苑酒店旁停车场、市二十三中等重点区域新建公用充电桩20个,有效缓解了附近群众新能源车充电压力。此外,该区一批新增新能源车公共充电桩点位也已完成选址勘察,并陆续进入施工状态,预计在年底前将再完成70个充电桩的建设目标。
襄城区纪委监委还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推动建立“四不两直”长效监督机制,通过对项目建设情况开展实地暗访、随机抽查等工作方式,督促全区公用充电桩建设改造项目由“快”向“好”转变,确保民生工程持久惠民。与此同时,监督也推动了多部门联动,优化了住宅小区居民自用充电桩业务办理流程——取消物业同意安装证明,严格执行“一证受理”“零费用报装”等政策,推行“一次告知、一套资料、一证受理、联网通办”,减少沟通环节、简化流程手续,安装时长由过去的半个月缩短至5天左右。
“我们坚持‘民生实事推进到哪里,精准监督跟随到哪里’。”襄城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对全区‘一镇街一实事’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将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变为区纪委监委做实集中整治的‘民生大事’,以有力监督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地,把群众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干部的‘履职清单’。”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记者:陈霜 | 通讯员:刘静怡,李文博
编辑:杨景 | 校对:陈霜
责编:刘惠 | 审核:廖双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