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法院多维发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真没想到,法院的‘涉企快速通道’这么管用!我们的诉求全部优先处理,效率非常高。”9月18日,顺利收回30余万元货款的枣阳市某企业负责人王某欣喜地说道。

这既是企业对法院工作的由衷点赞,也是枣阳法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

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枣阳法院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聚焦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从立、审、执各环节全面发力,以高质量司法护航民营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今年9月,该院被评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

靠前服务,惠企安商有温度

“感谢法院的信用修复,不仅解决了融资难题,更让我们重拾发展信心!”今年5月,枣阳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冯利国带领涉企法庭法官走访一家企业时,该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靠前服务、问诊开方,让企业感受司法温度。枣阳法院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成立由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出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降本增效突破年”活动责任分解方案》《依法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十条措施》等文件,从诉前调解到立审执全流程形成系统化、标准化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同时,与市工商联、人社局、总工会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通过送法进企业、公众开放日、座谈问诊、司法建议等举措,切实把司法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精准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该院已走访企业30余家,开展法治宣传10余场,发放资料1000多册,解决各类问题20余项。 

 “法治环境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暖心行动。”枣阳某化工公司负责人说,“法院的贴心服务,让我们能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数字赋能,惠企服务提质效

“过去总担心诉讼耗时费力,现在网上立案、云端开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司法效率的提升。”枣阳某纺织公司负责人说。

在一起跨省买卖合同纠纷中,民二庭法官桂千林通过“云庭审”组织调解,被告当场支付5万元货款,余款分期履行,双方握手言和,纠纷高效化解。

为了更好地为解纷提速、为企业减负,枣阳法院坚持司法便企,通过升级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畅通涉民企案件“绿色通道”,设立涉企案件立案窗口,对涉企案件“盖戳督办”,让营商环境案件坐上“快速直通车”。组建速裁团队,推行“示范判决+多元调解+速裁”模式,大幅提升办案效率。

此外,网上立案、在线调解、远程开庭、电子送达等智慧法院应用全面推开,有效降低企业诉讼成本,让护企服务更加“可感可触”。

枣阳法院立案庭庭长肖志刚介绍,今年以来,该院适用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审结案件5800余件,适用率达82.89%;涉企案件平均用时49.35天,较去年同期缩短14天;通过“云庭审”审理案件641件、电子送达文书44529份,网上发放执行案款1.2亿元。

善意执行,护企权益添活力

“资金周转困难,能否分期履行?”“我们希望尽快回款!”

在一起涉企租赁合同纠纷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企业面临短暂困难,申请执行企业则希望快速实现债权。

执行中,承办法官没有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积极组织双方沟通,引导达成执行和解,既保障了申请人的权益,也为被执行企业赢得喘息空间。该公司按约履行后,生产经营逐步回归正轨。

优化营商环境不只在于公平公正地作出裁判,更在于能迅速兑现合法权益,有效修复交易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近年来,枣阳法院始终秉持“如我在执”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开展“荆楚雷霆”专项行动、加大执行力度的同时,注重信用激励和修复,通过预警机制、信用证明等方式帮助企业重塑信誉,避免“办完一个案子,垮掉一个企业”,最大限度减少法院执行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

枣阳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王泽均说,今年来,该院执结涉企案件1398件,执行到位金额3.16亿元,发出预处罚通知36份,屏蔽失信信息372条,出具信用修复证明37份,助力企业重返行业“赛道”。

“民营企业‘心上事’就是枣阳法院‘上心事’。下一步,我院将继续围绕中心大局,强化服务意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涉企案件审判执行质效,以更有力的司法服务护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枣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曹志学表示。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孙修廷 毕学谦丨通讯员:梁军

编辑:孙修廷 丨责编:毕学谦

审核:廖双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