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赛迪顾问发布2025年百强县榜单,枣阳市以第73位的成绩第八次跻身全国百强枣阳市跃居第73位。这座鄂北名城的崛起背后,离不开国网枣阳市供电公司提供的强劲“电动力”。
该公司以“和衷共济、务实争先”精神,筑牢电网基础、优化供电服务、普惠城乡民生,为枣阳冲刺“千亿突破、百强进位”目标注入澎湃动能。
强网筑基:架起产业升级的“电力脊梁”
“现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每月用电超过750万千瓦时,供电就像呼吸一样可靠。”襄阳宁丰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站在智能化生产车间前,看着满载纤维板的货车驶出厂区,对上门走访的供电员工竖起大拇指。作为枣阳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该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仅用90天,其中35千伏专线接入工程提前10天竣工,刷新了当地重大项目接电速度纪录。
这一高效服务的背后,是枣阳市供电公司对产业发展电力需求的精准预判。2024年,枣阳规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3.2%,储能与汽车产业集群、通航产业园等新兴领域加速崛起,带动用电负荷屡创新高。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成功应战首轮高温大负荷考验,电网最大负荷达57.83万千瓦,同比增长23.8%,公司依托大数据精准预测,科学调整14条线路运行方式,缓解8座变电站重过载压力,跨区域调配3台中压发电车(总容量10000千瓦)并网提升顶峰能力,确保了工业生产“不断电”。
为满足通航产业园等低空经济新业态用电,公司创新实施“电网规划与产业布局”同步机制,加速建成110千伏南城输变电工程及24条10千伏出线配套线路,有效支撑南城产业园及化工园区发展,并优化了城区配网。
电网升级的步伐从未停歇。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43亿元,实施10千伏孙63线路-太58线路联网等网架补强工程,提高电网联络率与负荷转供能力;通过35千伏徐寨变、太平变增容工程,缓解了枣北地区因降温负荷与抽水灌溉负荷叠加造成的电网设备重载问题;配电自动化在线率提升至95.35%,稳步推进“十五五”配电网规划,规划实施2025-2030年项目659个,总投资6.25亿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电力基石。
优服增效:激活市场主体的“发展引擎”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赛道上,枣阳市供电公司持续领跑。2025年1-6月,客户满意度达98.90%。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一企一策”的精准服务:为高端菌菇智慧化生产基地架设35千伏专线,保障恒温培育系统稳定运行;对124家重点企业实施错峰用电指导,帮助节约用电成本超千万元;开展反窃查违专项行动,为企业营造公平用电环境。
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更离不开电力的“隐形护航”。在枣阳电商产业园,100余家企业年交易额突破8亿元。针对直播电商“用电集中、不可中断”的特点,枣阳市供电公司组建“党员服务队”,每周开展设备巡视,在“6・18”“双11”等节点部署应急电源车现场值守。“去年‘双11’期间,园区线路突然跳闸,供电公司抢修队3分钟内就恢复了园区供电,保住了我们千万元级的订单。”园区运营总监回忆道。
服务创新不止于“应急”,更在于“预见”。该公司实现业扩报装平均接电时长再压缩30%;推行“码上通”网格走访,累计解决用户诉求237件;建立供电服务“红黑榜”考核机制,2名网格员获评襄阳供电公司“诉求零外溢标兵”。靠前、主动的服务理念,助力枣阳连续两年上榜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县(市)。
普惠民生:点亮城乡协调的“幸福之光”
“以前电压不稳空调启动不了,现在电足了,儿子在外打工也放心。”七方镇朱寨村王大爷指着家电笑着说。这得益于2025年投入1614.63万元的低电压专项治理,同负荷下低电压用户减少约7000户,户均停电时间大幅缩短。
农网升级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熊集镇万亩桃园电力滴灌让荒坡变“花果山”;万头肉牛基地电气温控使存活率达98%;环城街道电烤房改造让蜜枣加工效率提40%。“供电所教我们用谷电,每吨蜜枣省200元,全村年省15万!”合作社带头人算起“经济账”。
安全是民生底线。公司融合“匠心·筑安”安全文化与地域特色,深入乡村学校宣传,发放资料5000余份;清理树障350处,加装快速熔断器300处,提升电网“安全气囊”防护能力。迎峰度夏期间,15支抢修队运用红外测温、无人机巡视等技术全天候值守,成功应对56.69万千瓦历史最大负荷考验。
从产业园区的轰鸣机器,到乡村院落的万家灯火,国网枣阳市供电公司用“电力引擎”驱动县域发展,以“央企担当”服务百强进位。当枣阳锚定“千亿突破、百强进位”目标再出发时,这股强劲的电力动能,必将照亮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为襄阳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枣阳力量。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孙修廷 毕学谦丨通讯员:杨俊超
编辑:孙修廷 丨责编:刘惠
审核:廖双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