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有保障,停车问题也有了着落,心里踏实多了。”近日,枣阳市书香苑小区居民廖先生在枣阳市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简称“物调委”)签下调解协议后,长舒了一口气。因不满公共停车位被占用而拒缴物业费,物业公司一度停止为他供电,双方矛盾激化。经物调委多次调解,物业承诺保障用电并优化停车管理,廖先生则同意按时缴费。
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是枣阳市物调委高效运转的缩影。2021年成立以来,该调委会在当地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住建局指导下,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规范化物业纠纷调解体系。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该市物调委受理案件68件,成功调解51件,调解成功率75%,化解信访纠纷18件;成立四年来,累计化解信访案件200余起。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物业纠纷日益多元复杂。枣阳市住建部门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物业管理,坚持“预防为先、调解为要、法治为基、就地化解”。“针对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公共收益、维修资金使用、业委会履职争议、拖欠物业费等五类高发问题,提炼核心处理原则与法律依据,为调解提供精准指引,提升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枣阳市住建局物业管理股负责人陈秀林表示。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新时代‘枫桥经验’扎扎实实落在社区,让矛盾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出口。”枣阳市物调委专职人民调解员杨莹说。
在书香苑小区案例中,调解员杨莹没有停留在纸面,而是下沉现场勘查,发现矛盾根源在于历史遗留的私占公共区域搭建停车棚问题。她运用物调委独创的“三查四步”调解法抽丝剥茧:
——“三查”探根源:深挖历史成因、摸清现实困难、寻找解决路径(发现小区已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违建将统一清理)。
——“四步”促共识: 现场勘查固定事实、组织多方会谈厘清诉求、解读政策明晰权责、设计折中方案弥合分歧。
同时,调解员还协同信访等部门召集业主与物业面对面沟通,既理解业主停车难,也阐明缴费义务;既承认清理违建难度,也提供过渡方案缓解停车难,并确保物业不再以停水停电催费。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这一成功案例,依托于枣阳市物调委精心构建的多元协同化解体系:
——诉调对接减诉累:与法院建立案件分流机制,大量纠纷在诉讼前端高效、低成本化解。
——部门联动聚合力:与信访、城管、社区紧密协作,信息互通、力量互助,合力攻坚“硬骨头”。
——主动排查治未病: 建立小区矛盾预警台账,变“等纠纷上门”为“主动找矛盾”,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这一系列组合拳,推动枣阳物业纠纷化解实现了“三个转变”:信访诉求有序导入调解程序、对立情绪转向理性协商、被动应付转为主动作为。
“物调委如同一根灵敏的‘探针’,将大量社会矛盾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显著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枣阳市司法局四级调研员丁志根表示。
枣阳市住建局物业管理股负责人陈秀林表示,面对新形势,调委会将持续深化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研究,不断优化方法,秉持“依法调解是底线,以理服人是方法,以情感人是纽带”的理念,完善多元化解机制,努力将物调委打造成枣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的坚实基石,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绽放更璀璨光芒,为全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枣阳方案”。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孙修廷 毕学谦丨通讯员:唐金红 尚军
编辑:孙修廷 丨责编:刘惠
审核:廖双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