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身板频频敲开央视大门,襄阳这些“小叽咕”们真“叽咕”!

几天前

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

在收集整理红外相机素材时

发现被誉为鸟中“小凤凰”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红腹锦鸡的珍贵画面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

和央视农业农村频道

两天4次滚动播出

这些生活在襄阳的“小叽咕”

引起广泛关注

镜头下的红腹锦鸡时而悠闲踱步,时而低头翻找食物。偶尔,它们会突然停下动作,警觉地抬起头,圆溜溜的眼睛观察着四周,仿佛在与这寂静的雪野轻声对话。

△动图根据摄影图片Ai生成

昨天,央视新闻直播间和央视经济频道再次关注,报道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在多处活动的影像。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越来越多的“小叽咕”

在襄阳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栖息、繁衍

它们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生态名片


01
灰头小鼯鼠

△动图根据摄影图片Ai生成

2024年1月18日,在位于襄阳市保康县的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只灰头小鼯鼠在一个树洞内安家,于是,轻轻敲打树干,鼯鼠探出头来,憨态可掬。据了解,鼯鼠有高超的滑翔能力,滑翔距离能达到180米,就像在树丛间飞翔一样,所以,鼯鼠又有“飞狐”的美誉。灰头小鼯鼠在五道峡保护区是首次发现。

02
中华秋沙鸭

△动图根据摄影图片Ai生成

2024年10月21日,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野保监测人员巡护时发现,江面有水鸟疾飞。经确认,这是几只中华秋沙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是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有鸟类“活化石”之称,全球数量在2000余只,是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等齐名的“国宝级”动物。

03
长尾鸭

△动图根据摄影图片Ai生成

在开展2024年度全国越冬水鸟调查中,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发现两只与众不同的野鸭在开阔水域与其它鸭群混群活动,不时潜至水下觅食。所拍摄到的影像经湖北省鸟类专家鉴定确认为长尾鸭雌鸭,并发现该鸟种系湖北省首次记录。

04
黑鹳

△动图根据摄影图片Ai生成

“红嘴红脚、黑背白肚,这就是黑鹳最显著的特征。”2024年秋季,三只黑鹳正在汉江湿地悠闲漫步、觅食,偶尔打闹嬉戏。黑鹳体色鲜艳,行动敏捷,飞翔时头颈伸直,是一种机警的大型涉禽。据介绍,黑鹳已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国内数量不足1000只,被称为“鸟中大熊猫”。

05
金雕

△动图根据摄影图片Ai生成

2024年10月18日,保康荆山观鸟队队员首次拍摄到有“猛禽之王”之称的金雕。金雕的出现,不仅是保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证明,也为野生动物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06
小天鹅

△动图根据摄影图片Ai生成

2024年11月21日,保康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小天鹅在保康县清溪河为过境鸟,待其补充食物、休整完毕之后,它们会继续向南迁徙,主要在鄱阳湖、洞庭湖等地越冬。

07

△动图根据摄影图片Ai生成

2025年1月7日,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在收集整理红外相机影像时,意外捕捉到一只从未见过的兽类影像。经专业鉴定,确定该动物是貉。

08
白额雁

△摄影:杨东  动图摄影图片Ai生成

2025年1月14日,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监测人员在汉江崔家营大坝下面,发现几只像鹅一样的大型水鸟。经鉴定,这种水鸟是本地很少见到的白额雁,经典歌曲《雁南飞》中的大雁说的就是它

09
黄腿渔鸮

△动图根据摄影图片Ai生成

2024年11月12日,记者从湖北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鸟类爱好者在保护区监测点河流中意外发现了一只耳朵长在头顶的鸟。经鉴定,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腿渔鸮,在谷城境内属首次发现。

除了这些“小叽咕”,你还知道哪些?

这些保护动物的出现

是襄阳生态环境向好的有力证明

襄阳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加大湿地保护、植树造林等力度

为保护动物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让我们一起守护生态家园

与这些可爱的“小叽咕”们

共享襄阳这片蓝天绿地


来源:综合整理自汉水襄阳、襄阳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等

通讯员:刘涛 陈伟 赵重宇 邓正群

制图:王宇翔 李亚男

编辑:高杨 彭梦迪 |责编:舒丽君

审核:杜红丽 | 终审:邹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