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焦裕禄精神 镌刻时代的丰碑——学党史系列之观《我的父亲焦裕禄》有感

《我的父亲焦裕禄》以女儿的视角看待父亲、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待党员干部,从“一名党员”“一位干部”“一个亲人”三个不同的角度,从焦裕禄“洛矿建初功”“兰考战三害”“博山生死别”三个时期回顾了焦裕禄竭尽一生为国为党为民服务的光辉事迹,真实再现了焦裕禄为官至臻,为夫至诚,为子至孝,为父至亲的赤子之情,展现了一位人民的好干部、温柔的好丈夫、孝顺的好儿子、亲切的好父亲短暂却光辉的一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焦裕禄精神就是一面镜子,镀铬着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道德情操。

一是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在兰考工作期间,焦裕禄提出了“深入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要求,他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战风沙、斗洪涝、治穷根;大风雨雪肆虐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在漫漫黄沙中和百姓们一起下地种泡桐树,用实际行动展现带领兰考人民战胜“三害”的决心。焦裕禄这种为民爱民亲民的作风,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群众、贴近群众,不断增进和群众的感情、拉近同群众的距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二是锻造“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意志。面对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焦裕禄下决心要把兰考县一千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县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他靠着一辆老旧自行车、一双破胶鞋、一把下乡时用过的雨伞……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走访、蹲点调研,把所有的风口、沙丘和河渠逐个丈量、编号、绘图。正是靠着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毅力,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找到了治理“三害”的新路子。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要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问题,就要像焦裕禄那样,科学求实、迎难而上,全力践行干事业的那股拼劲。“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拿出披荆斩棘、百折不挠的冲劲儿、拼劲儿,才能推动党的事业乘风破浪、一路向前。

三是永葆“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政治本色。焦裕禄生活俭朴、勤俭办事,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子女和亲属谋取任何好处。有一回,焦裕禄的儿子从侧门进入戏院看戏,没有买票。焦裕禄知道后,很生气,他要求孩子不要受“后门风”的影响,更不能把自己看成特殊阶层。随后,他带着儿子去戏院补票,自己还在县委常委会上作检查,并制订了领导干部“十不准”,提出干部和家属都不能搞特殊化。事后他对儿子说:“正因为你是县委书记的孩子,更要处处守规矩,不能搞特殊。”作为党员干部,要培养和强化自律意识以及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始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自觉坚守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焦裕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通讯员:李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