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智慧校园建设进行时

4月7日,襄阳市教育装备中心肖兆权主任、邱太强副主任、谢扬部长等一行莅临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调研智慧校园建设工作,与校领导班子、教联体核心成员校信息技术团队及电信企业代表展开座谈。会议由荆州街教联体校长吴平主持,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校长肖舜尧作专题汇报,与会人员围绕数字化教育现状、挑战及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  

启航:“以智助教,特色发展”凝聚发展共识    

会议伊始,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校长肖舜尧以《以智助教·联手共进——共绘智慧教育新图景》为题作主题讲座。他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学校“换道超车”的关键引擎,须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格局统筹谋划:  

战略部署:锚定《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以“六大中心”“十大功能教室”为基座,构建全域联动的智慧教育生态;   

团队赋能:强调教师是数字化转型的“第一资源”,号召全体教师打破学科壁垒,与技术团队“联手破题”;   

未来图景:通过“六大智慧应用系统”迭代升级,实现从“设施现代化”向“育人智能化”的跃迁,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师生成长。    

“智慧校园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全体23中人携手共建的育人新阵地。”肖舜尧校长掷地有声的发言,为后续研讨锚定了方向。    

会议聚焦:智慧校园建设阶段性成果    

吴校长在开场中充分肯定了我校教育数字化进程:“结合23中实际情况,能在现有条件下组建专业信息技术团队,并融入教联体统一部署,实属不易。”目前,我校已初步构建“数据常态化”管理框架,逐步推进从传统教学向网络化、智慧化转型。  

专家建言:破解难题,锚定发展方向   

【现存挑战】    

数据整合难题:陈家琪主任指出,校内各平台数据尚未完全打通,需强化系统兼容性。    

安全与本地化:工程师代表强调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建议建立“智慧校园实践基地”保障本地化运维。    

应用深度不足:谢部长提出,需通过课题研究、外部人才引进等方式提升师生对智慧工具的应用能力。    

【行动方向】   

分层推进:邱主任建议结合校情分阶段突破,优先解决教学管理、电子班牌等核心场景问题。    

以赛促学:鼓励师生参与省级数字化创新大赛,推动成果转化。    

评价牵引:将数字化应用纳入教师考核,探索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    

机遇与展望:打造区域数字化标杆校   

肖兆权主任提到,吴校长关于“教育数字化”的提案已获市级高度重视,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被列为“智慧校园实验校”。未来将重点发力:    

✅ 资源整合:争取区教育局专项支持,联动电信等企业夯实基础设施;    

✅ 品牌塑造:打磨电子班牌等特色项目,形成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 长效发展:以“古城外迁”为契机,探索“教育家+数字化”融合路径,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数字化转型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将以此次指导为契机,凝聚师生智慧、深化校企合作,努力建成“数据驱动、智慧赋能”的优质校园,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白璐;通讯员:肖舜尧  赵杰

编辑:廖双玉|校对:王怡雯

责编:严巍|审核:刘德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