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发结硕果 货车直抵生产线——从三环锻造“产线直发”看襄阳产业创新裂变


2025年11月5日,在襄阳市谷城经济开发区的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的厂区内,大货车直接开进了轰鸣的生产车间,刚刚下线、还带着余温的转向节产品,经过检测后被直接打包装车。叉车往来穿梭,争分夺秒地上货,生产线则一刻不停地在高速运转。



11月5日,大货车在生产车间装运产品

“生产线就是发货线,客户的车等着我们的货。”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订单持续饱和,企业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曾经用来周转的堆货区,已经空置了很长一段时间,“等米下锅”的客户直接派大货车到车间拉货。这繁忙的景象,是企业订单爆满、产品供不应求的最直观印证。


“以前生产也分淡旺季,随着产品结构和市场业务的逐步调整,现在订单增长更平滑,一年四季都是旺季。”三环锻造党委副书记郑大定的一番话,揭示了变化的本质。变化的引擎,正是始于三年前的主动求变和坚定投入。


1

创新研发铸就新能源赛道“新星”



三环锻造,这家国内最大的中重型商用车转向节生产企业,其产品早在6年前就已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然而,面对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智能化转型的汹涌浪潮,三环锻造自2022年起,毅然投入上亿元研发资金,全面进军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领域。


三年来,公司瞄准高端新能源车型的需求,自主研发了100多种转向节、控制臂、节叉、阀体类产品,重点攻克了一体化集成锻造等八大核心工艺难题。走进三环锻造的研发中心展厅,与东风、比亚迪、长城、北汽等头部知名汽车品牌的合作展板赫然在目。目前,公司已为比亚迪仰望、长城蓝山、奇瑞捷途等主流畅销的20多款新能源车型提供配套服务,累计推出转向节、控制臂等208类新产品,其中14项制造工艺国内领先。


11月5日,工人对产品进行清理检测


“我们研发的新能源乘用车转向节,轻量化水平领先同行5%至10%,产品开发周期也缩短了20%以上。”三环锻造新能源项目首席工程师晏洋的语气中充满自豪。公司主导完成的“与转向臂一体成型的汽车转向节及其加工工艺”获评中国专利优秀奖,“锻模3D打印增材焊接修复工艺”获评湖北省专利优秀奖,这些都是创新实力的硬核体现。


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最终在市场上迎来了爆发。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企业实现销售额11.83亿元,同比增长22.47%;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售2.43亿元,同比增长120%,成为公司强劲增长的新引擎。郑大定明确表示:“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业务,成为新的增长极。”目前,公司新能源转向节等产品订单已排到明年三月份,日均产能突破6000件。


11月5日,生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

2

政策土壤培育创新之花


三环锻造从传统冠军到新能源赛道“新星”的蜕变,并非孤例。它是襄阳市深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一个缩影。在11月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襄阳市经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黎东系统介绍了“十四五”以来,襄阳在推动产业焕新和优化产业生态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作为工业支柱的汽车产业,襄阳市紧盯东风新能源智能越野车、轻型商用车智能制造等重大项目,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同时,消费品、化工等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金量”也越来越高,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正着力打造“双千亿”产业集群。在高端装备、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精准发力,通过发布供应商图谱、搭建专业平台、突破关键零部件瓶颈等方式,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创建培育未来产业先导区,目前高新区以及谷城县超纯硅基新材料两个先导区已入选省级培育名单,为未来发展抢占先机。


同时,襄阳坚持数智赋能导向,聚焦“人工智能+”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孪生工厂、无人工厂,并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为产业插上数字化“翅膀”。坚持绿色低碳导向,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改造,推动企业和园区入选绿色制造名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融合发展导向,创新开发“襄企政策通”小程序,利用大模型实现政策精准匹配;频繁组织产销对接活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11月5日,大货车直接开进生产车间装运产品

在创新驱动方面,襄阳市构建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目前已拥有包括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在内的庞大创新企业集群。通过搭建中试平台、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以及深化“科技副总”入企服务、组织技术攻关等措施,持续为企业创新发展“加油续航”。


3

记者手记


从三环锻造车间里排队等候的货车,到生产线上直接装车发运的产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企业自身的繁忙与兴旺,更是一个区域产业经济在创新驱动下焕发的蓬勃生机。正是有了前瞻的产业政策引导、肥沃的创新生态滋养,才有了像三环锻造这样的企业,勇于打破路径依赖,以持续的研发投入叩开新市场的大门,实现从“一个冠军”向“另一个冠军”的跨越。襄阳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图景,正由这一个个生动的创新实践共同绘就。


文字/摄影/视频:谢勇

通讯员:阮班明 胡全

编辑:谢勇 审核:王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