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校车”!襄阳公交爱心接力三年,照亮特殊孩子求学路​​ 

8月6日9时许,在襄阳市启昇特殊教育学校门口,一辆73路公交缓缓停在“爱心停靠点”的站牌前,驾驶员梅萌牵着唯一的乘客——特殊学子小尚(化名)下车,将他交到学校负责人丁元琴的手中。这场温暖的“护送”,已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

时针回拨到2021年冬,一对特殊的母子引起了驾驶员梅萌的注意。周一到周五,妈妈蒋飞飞(化名)都会带着患有脑瘫的孩子小尚乘坐公交前往鱼梁洲。然而,年轻的蒋飞飞总显得十分疲惫,常常一上公交车就忍不住打瞌睡,好几次公交车到达终点站后被驾驶员叫醒,才想起来下车。

在零星的交流中梅萌得知,小尚在73路终点站鱼梁洲快乐水岸2公里外的启昇特殊教育学校就学,为了便于照顾儿子,蒋飞飞选择晚上上班,白天奔波接送孩子。常年的昼夜颠倒让她身体有些吃不消,可为了让生活难以自理的孩子能够继续学业,她只能咬牙坚持。

“我也是做父母的,看着他们的不易,我的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梅萌告诉记者,随着自己和小尚母子日益熟络,2022年3月的一天,他主动找到了蒋飞飞,和她商量:“以后你把儿子送上车就行,到了终点站后,我再‘弯一脚’把他送进学校。放学也一样,我接他上车,你在起点站接他下车就行。”

梅萌的善举让蒋飞飞感动不已,她含泪将孩子“托付”给了梅萌,从那天起,梅萌和同事们就主动承担起了为小尚求学护航的责任。他们将驾驶室右后方的座位留出上来作为小尚的“专属座位”,以便随时留意他的状态;雨雪天气,他们提前清洁扶手踏板、铺设防滑垫,确保小尚安全乘车;相应行程开始前,他们提前与特殊学校老师取得联系,让“交接”更加精准顺利......

800多个日夜、1600多次往返,73路驾驶员们的暖心接力,照亮了小尚坎坷的求学之路。今年7月,市公交集团二公司又作出了一个温暖的决定:将73路公交车终点站由鱼梁洲快乐水岸延伸至启昇特校门口,并立起了全市第一块 “爱心停靠点” 站牌。

“虽然从经济效益方面来看,为了一名乘客新增一个公交站和2公里行程,会增加运营成本,但能让这个孩子安安全全地上下学,这么做值了!”二公司工会主席黄勇介绍,7月30日,“爱心停靠点”启用以来,不仅让小尚的求学路更加顺畅,也为不少同样在特殊学校就学的孩子带来了方便。目前,市公交集团正进一步征集群众特殊乘车需求,谋划更多“爱心停靠点”,完善纾难解困的“护航线”。

“我......自己......上学......妈妈......不累了......梅叔叔和校长......辛苦了......谢谢......你们!”听着小尚并不连贯却饱含深情的感谢,梅萌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只要有需要,这辆“移动校车”永远在线。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胡采棣丨实习生:姜润佳

通讯员:葛铁 赵明星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