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积极探索“农业+”模式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当前,在农业生产成本逐渐上涨,资源约束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式农业发展道路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协调推进。近年来,宜城市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农业+”模式,激发新活力,培育新动能,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推进农旅互动  带动农民致富

湖北京瑞通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宜城市流水镇,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一家集智能工厂化育苗、有机瓜果菜种植采摘、农业物联网监控、花卉培育、休闲观光农业、乡村特色旅游于一体的智慧农旅企业。

公司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休闲观光智能温棚25000平方米,钢构塑料大棚200亩,建精养虾池300亩,建亲子乐园18000m2,将农业文化、教育、旅游深度融合,搭建现代农业发展平台。通过“土地流转+反租倒包+让利扶持模式”、“土地流转+产业扶贫+务工经济模式”、“公司+现代农业+旅游+农户模式”,一方面提高农业效益,通过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建设,促进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培育壮大产业化生产、规模化运营、集约化发展;另一方面带动农民增收,通过产业融合发展,带动1000余户农民增收,百余户贫困户脱贫,户均增收5000元。可使200多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同时通过以农带旅,以旅促农,农旅互动,相得益彰。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做好葛根文章   实现接二连三

湖北胡坪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葛根种植为主导,以葛根精深加工为龙头,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抓手,以休闲观光农业为重点,加快产业链整合,实现“一产起步、接二连三”。

公司发展“公司+农户”带动葛农致富,探索土地流转入股分红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模式,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大户”订单农业,推行精准扶贫模式,免费提供土地、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提供技术;统一栽培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农资标准,保护价回收产品。同时该公司推行“互联网+加工”延伸产业增值收益,建设了葛根加工厂,发展葛根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等,提高综合收益;与电信合作开发农业物联网,在葛根深加工生产园及葛根种植基地通过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控,建立质量可追塑体系,打造“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带动村民增收。


为拓展产业功能,该公司坚持夯实一产业做大二产业、拉动三产业,建设三产融合产业园。每年通过举办节会、欣赏桃花、观看表演、游历乡村、葛根采摘、农耕体验、葛宴品尝,抖音直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该村每年吸纳游客10多万人次,带动当地300多人从事葛根交易、农家乐、休闲旅游等。目前,企业将500多农户,1000多村民绑定到产业链上增收,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发展电子商务   助推产业融合

湖北楚大鸭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鸭产品为主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集饲料生产销售、种鸭孵化、鸭产品深加工、种禽放养等业务为一体。公司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建立玉保养鸭农民专业合作社、宜城养鸭协会,着力发展“公司+合作社+协会+电商+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带领当地农民致富。同时拓展产业功能,实施“养殖业+精深加工”过腹增值计划,延伸产业链条。全面打响鸭类饲料加工专供、松花皮蛋、油黄咸蛋、五香卤蛋、精品蛋黄、特色鸭蛋、松花蛋肠、酱板鸭等鸭产业系列产品,就地就近实现鸭产品精深加工增值。

为解决产品销售这一大难题,该公司借助“公司+合作社+电商+农户”模式,扩宽产业渠道。截至目前,公司已实现100%销售业务在线上完成,销售产品包括宜城皮蛋、板鸭、鲜鸡蛋、罗田板栗、宜城紫薯等10余种,销售单数从开始的日均几十单增加到5万单,日均销售从几百元增加到近100万元。2019年,“双十一”当日实现销售22万单。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大电商领域投入,将线上线下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壮大产业链条,创新与鸭农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的农民养鸭致富。

通讯员:张玉

编辑:刘澄芮丨审核:彭梦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