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联建聚合力 “睦邻卡”串起熟人社区温情圈

唐白河畔的龙湾社区是张湾街道较早成立的社区,也是一个无商住小区、纯自建房社区。1.2平方公里的辖区内,2285户居民在街巷中维系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情谊。新时代基层治理中,如何让这份温情焕新?近日,龙湾社区党委以“关门一小家,开门一大家”为主题,推出“邻里温情”党建联建项目,用一张“睦邻卡”串起了商户与居民、服务与需求、党心与民心,为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

龙湾社区居民彼此熟悉,但也面临服务资源分散、商业配套不足等问题。社区党委书记朱明清深知,熟人社区的“民生温度”藏在柴米油盐里。通过走访,精准捕捉到居民对“家门口实惠”的期待以及商户融入社区、稳定客源的需求。

龙湾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朱明清说:“我们依托‘熟人社区’的基础,不盲目引进‘高大上’的商业,而是深耕邻里信任,牵头组建‘商家联盟’。首批5家加盟商户均是居民的‘老相识’。”

商户江文运说:“我开店几十年了,和居民都是老朋友了。社区发放‘睦邻卡’,一方面能增加我的客源,另一方面客户也能享受到优惠,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联盟以“邻里搭台、商户出力、居民暖心”为模式,构建起“自家事一起办”的治理新格局。“睦邻卡”是社区精心打造的惠民载体。卡片正面以社区网红打卡点“孤独一棵树”为背景,寓意“社区大家庭中没有人是孤岛”;背面印有使用规则和社区联系方式,方便居民咨询。

卡片发放既“精准”又“贴心”,仅面向辖区居民,重点覆盖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确保福利“不外流”。同时采用“纸质版+电子版”双模式,既照顾老年人的使用习惯,也满足年轻人的便捷需求,实现“老少皆宜”。

持卡居民可在“湾里好商”联盟商户中享受实实在在的优惠。百汇腾飞生鲜超市推出满减折扣与周三点心特价,让居民买菜多了份“沾光”的欢喜;江老大五金商行提供全场九折、终身质保及免费检修等服务,解决居民的“小修小补”难题;启圣大药房、济康园大药房不仅提供会员价,还免费为居民测血压、测血糖,并为行动不便老人、困难家庭送药上门。

居民张金常开心地说:“社区给我们发这个卡,说实话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买药、买日常用品等都省了不少钱,我们非常感谢社区为居民办的大实事。”

“湾里好商联盟”与“睦邻卡”的成功开展,源于社区党委践行的“群众路线”。

朱明清介绍说:“项目启动前,社区通过网格走访、居民会议广泛征求意见,让居民说清‘想要的优惠’,商户谈实‘能给的便利’,确保项目始终锚定‘服务熟人’的方向。”

在宣传推广阶段,社区工作人员逐户向居民讲解优惠政策和使用方法,并在居民群中同步推送,以确保宣传不漏一户、发卡不落一人。社区还建立动态优化机制,定期组织商户与居民代表座谈,根据反馈持续调整服务内容,如增加本地蔬菜折扣、开设家电使用教学等,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如今,联盟商户门口的“湾里好商”标识与优惠牌格外醒目,商户因稳定客源生意更旺,居民因实惠便利生活更舒心,社区党委也在服务中增强了凝聚力。

“熟人社区就要用好‘熟人优势’,不光要发卡,还要让居民用得明白、用得放心。下一步,龙湾社区还将吸纳理发店、餐馆等更多商户,拓展‘睦邻卡’使用场景,同时持续跟踪商户服务与居民反馈,完善动态调整,让‘邻里温情’党建联建项目长久惠民。”朱明清表示。

“睦邻卡”虽小,却是龙湾社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它不依赖商业资本、不追求表面光鲜,而是扎根“熟人社会”,用朴素方式链接商户与居民,实现了商户赢口碑、稳客源;居民享实惠、得便利;社区增凝聚力、强服务的共赢局面。一张小小卡片,不仅打通了社区惠民的“最后一公里”,更织密了党群连心网,为构建“关门一小家,开门一大家”的新型邻里关系写下了温暖的注脚。

记者:李谧 通讯员:温菲 张震宇 李露露

编辑:高源 审核:田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