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护城河畔的微风到岘山脚下的绿意,从古城街巷的斑驳砖墙到乡村田野的质朴烟火,襄城区的角角落落,正被愈发浓郁的咖啡香气温柔包裹。
这缕醇香,悄然成为连接千年文脉与现代消费的独特纽带,激活了襄城文旅融合的一池春水。
(由安璞美宿供图)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襄城新增咖啡相关市场主体同比增长35%,襄阳古城片区尤为密集,成为咖啡馆布局的热点区域。邮局咖啡、丽波咖啡、谷屋咖啡、不具名咖啡、3崽咖啡……一个个特色门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点缀着古城风貌,更悄然改变着本地的生活节奏与游客的旅行体验。
(10月4日,甜风君摄于襄阳古城内半清茶饮)
“襄阳古城火爆出圈后,除了星巴克、瑞幸等连锁品牌,更多本土咖啡馆也选择在此开店。”襄阳市民、小红书探店达人“甜风君”几乎尝遍了全市大大小小各家咖啡馆,有临街门店、有闹市商超、有居民小院,甚至还有家居城、服装店里的,但凡有咖啡业务的小店,他都能“闻着味儿”前去打卡,并在社交媒体积极分享。在他看来,这些咖啡馆,尤其是开在襄阳古城内的店铺,不仅是市民游客的休憩之所,同时也是一扇扇展示襄阳文化的窗口,让人在咖啡香中触摸城市脉搏。
(由谷屋咖啡供图)
本土“老字号”的跨界尝试尤为亮眼。近年来,襄阳丽波乳业进军咖啡领域,在襄城连开四家“丽波奶咖”,其中两家便落子古城片区。临汉门旁的丽波奶咖营业半年有余,主打中式庭院风格,游客漫步古城墙后,常愿在此小坐,点一杯用地产鲜奶调制的特色咖啡,于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寻得片刻闲适。
(甜风君摄于襄阳古城临汉门丽波奶咖)
更为重要的是,古城内的咖啡馆早已超越单纯饮品供给,转向“咖啡+”多元业态的深度探索。它们巧妙融合三国文化、汉水风情、唐诗意象等本土元素,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如定制冰箱贴、帆布包、明信片,成为游客钟爱的伴手礼;或在杯具设计上巧花心思,将古城墙、临汉门等意象融入其中;也有的咖啡馆在店内设置拓印、投壶等互动区域,让咖啡时光平添几分文化趣味与体验深度;还有的把襄阳黄酒、东街的玉兰花元素加入咖啡里,让一杯咖啡喝出更多襄阳味道。
(由安璞美宿供图)
“国庆中秋假期,我们单日最高卖出近400杯。”一位古城咖啡店主信心满满。她表示,襄阳古城作为强势文旅IP,带来了稳定客流;而各咖啡馆通过打造特色主题与沉浸式体验,不仅成功吸引游客,更培育了稳定的本地客群,构建起有温度、有认同感的社群空间,初步形成了“文化带动旅游,旅游促进消费”的良性循环。
“甜风君”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打卡方式:在襄阳北街,可以分别打卡肯德基、邮局、麦当劳、瑞幸和蜜雪冰城这5家门店,凑成“肯邮麦瑞蜜”(Can you marry me)的谐音梗。
如今,在襄城,咖啡场景也已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麦田里藏着充满乡野气息的“村咖”,上传自己的图片,可以DIY独一份的拉花;秋冬最热乎的那一口窑烤面包,简直跟咖啡就是绝配;闸口社区的“口口襄”,让附近居民前来办事的同时,可以有一杯暖心的“便民咖”;昭明书局里,点一份有昭明台图案的谷屋咖啡翻看《射雕英雄传》,不失一种新的休闲方式;安璞民宿那“襄阳”二字的网红打卡点,再配上中式盖碗茶与西式咖啡的完美结合,妥妥的流量密码;就连各类赛事现场,移动奶咖车也能及时满足市民和观众的需求,“在襄城,咖啡早已不只是一杯饮品,更成了连接文化与社交的纽带”。
(由此刻餐吧供图)
“让咖啡香与古城韵相得益彰,让消费活力与文化魅力交相辉映。”襄城区有关负责人指出,古城内外乃至乡村地区蓬勃生长的咖啡业态,正与区域文旅产业升级同频共振。而这既是消费活力的直观体现,更是文化认同的生动注脚。
未来,襄城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咖啡+”与文创、旅游、农业等板块深度融合,创新消费场景,培育特色品牌。让这缕萦绕在千年古城墙下的咖啡香,既见证着传统与现代的深情对话,更日益成为城市活力与魅力的生动诠释。
附:襄城区咖啡打卡一览表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记者:陈霜
编辑:杨景 | 校对:陈霜
责编:刘惠 | 审核:廖双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