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天 “硬核” 淬炼!这场国家级“双师”锻造计划在襄收官

8 月 16 日,由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 2025 年国家级职业院校(中高职)护理、助产专业骨干教师企业实践培训班顺利结业。结业仪式在襄阳市云尚名人酒店举行,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光义、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金顺敬、医学院党总支书记温茂兴、医学院院长张家忠,以及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徐双等出席,来自全省中高职的 60 名护理、助产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仪式。

本次培训为期 28 天,秉持 “靶向诊断、精准赋能” 原则,前期深入调研教学痛点,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力求让学员收获满满。

培训以 “双核驱动” 推动深度实践,紧扣 “产教融合砺匠能,数智赋能育仁心” 核心,组织学员深入襄阳市中心医院、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襄阳市中医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临床一线。学员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深度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从急诊抢救室的争分夺秒,到产科病房的温情守护,再到手术室的无影灯下,亲历真实工作场景,进行系统跟岗轮转。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 “浸泡式” 学习让他们对临床最新流程、技术规范、患者沟通及团队协作有了颠覆性的深刻理解,彻底打通了理论与实践的 “最后一公里”,为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 “实战基因”。

同时,培训通过 “四维淬炼” 助力学员能力跃升,聚焦 “职教政策、师德思政、AI 数智素养、专业技能” 四大维度。学员们不仅精进了专科护理 / 助产技能,还通过专题研讨和工作坊,深度掌握了 AI 在护理评估、智慧病房管理、虚拟仿真教学等领域的应用。此外,对职教新政策的学习和对临床人文关怀的体悟,进一步筑牢了立德树人的根基。

结业仪式上,成果展示精彩纷呈。学员代表祝爱玲(中职)、周玉芳(高职)分享了在临床一线克服挑战的真实案例,如处理复杂病例、应用新设备等,还介绍了将所见所闻转化为教学案例、实训项目的具体思路,生动诠释了 “教育者的成长,永远在路上”。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徐双高度评价学员的学习态度和实践成果,肯定了他们在真实临床环境中展现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将临床需求反哺教学的潜力,强调深度院校合作是培养符合行业需求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院长张家忠回顾培训历程,对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祝贺,指出本次培训是打造 “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重要实践,学员 “临床融合力” 与 “教学示范力” 的显著提升,正是 “双师” 雏形初现的标志,期望大家将实践经验和数智技能带回课堂,成为推动护理职业教育改革的先锋力量。

仪式上,还表彰了中职组祝爱玲、崔璐瑶等 6 名教师和高职组熊瑶、高青等 6 名教师,授予他们 “优秀学员” 称号,他们的勤学笃行、积极思考和卓越成效赢得了医院与院校专家的一致认可。

“结业是新征程的起点!” 主持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副院长吴德芬深情寄语,“愿各位以此行实践为翼,在医学职业教育的苍穹下展翅翱翔!” 这批国家级骨干教师手握结业证书和荣誉,带着临床一线的 “真经” 和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赋能的 “新技” 整装待发,他们将把 28 天的淬炼成果转化为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护理助产人才的动力,为 “健康中国” 战略贡献职教力量,谱写护理助产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通讯员:韩景 李琦

编辑:柴舜姝|校对:王怡雯

审核:严巍|终审:刘德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