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民商事纠纷97.75%诉前化解 创新机制打通矛盾化解“最后一公里”

一笔跨越20年的债务僵局,在枣阳市民商事诉前调委会的巧妙调解下,通过“债权转让”方案得以化解。2025年7月25日,当继承人朱帮红签下协议,心头多年的石头终于落地。

这是枣阳市高效化解民商事纠纷的生动缩影。今年1月至7月,枣阳市民商事诉前调委会受理案件890件,成功调解870件,化解率高达97.75%,为群众节约诉讼成本数百万元。

枣阳市民商事诉前调委会的案件主要来源于法院委托以及枣阳市委政法委、枣阳市信访局、枣阳市司法局等部门指派,同时也直接受理当事人申请。该调委会如同一道高效“过滤网”,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诉讼前端。

入驻枣阳市综治中心的枣阳市法院速裁团队充分利用综治中心解纷资源平台,对入驻综治中心的调解组织报送的调解协议审查后进行司法确认,并督促债务人及时履行。对未达成调解协议,属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立案后在综治中心开展调解、速裁快审工作。

“每个案件背后都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早一步化解,减少风险。”入驻枣阳市综治中心的枣阳市法院立案庭法官肖辉表示,截至目前,指导调解成功案件1300余件,调解成功案件的司法确认率达65%,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司法力量。

针对不同案情,枣阳市民商事诉前调委会灵活运用策略。

重大矛盾即时响应。对突发重大纠纷,该调委会坚持第一时间介入。2025年,某楼盘因面积差异及产权证办理延迟引发群访,该调委会接到枣阳市委政法委指令后2小时内抵达现场,一周内促成解决方案,有效控制事态。

“司法调解+部门联动”攻坚克难。面对涉及多部门、久调不决的案件,该调委会启动联动机制。2021年,御景豪庭456户商品房群体爆发纠纷,该调委会联合住建、信访等部门,成功化解群访风险。

回访制度保障履行。对赡养、抚养等需要长期履行的协议,制度化跟踪回访。2025年已回访案件102件,督促履行率达100%。

该调委会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通过分析研判,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和诉讼外。在朱帮红债权案中,调解员精准抓住“村委会欠薪”关键点,创造性提出债权转让方案,既避免了债务人陷入困境,又维护了债权人权益,同时理顺了村级债务,实现“一案三赢”。

“父亲借出的7400元,时隔20年还能通过这种方式收回,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下了。”朱帮红说道。

“将法治理念融入调解,让群众信任,就地解纷。”枣阳市司法局四级调研员丁志根强调。

自2021年成立以来,该调委会累计化解纠纷超9000件,推动实现显著的“三升三降”:调解成功率、群众满意度、协议自动履行率持续上升;诉讼案件增量、信访矛盾存量、群众解纷综合成本有效下降。

面对新形势,该调委会表示,将持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枣阳经验”。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孙修廷 毕学谦丨通讯员:唐金红 尚军

编辑:孙修廷 丨责编:刘惠

审核:廖双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