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11 日至 17 日,由中共襄阳市委社会工作部主办、襄阳市信息产业协会承办的 “襄当行 —— 在大山深处播撒人工智能的火种” 志愿服务项目,在南漳县罗庙镇刘坪村社区顺利开展。此次活动不仅是襄阳市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具体实践,更是将前沿科技资源下沉至基层的创新举措,为大山里的孩子们搭建起一座通往科技世界的桥梁。

作为襄阳市委社会工作部重点支持的公益项目,活动连续开展一周,累计超 260位中小学生参加了此项目。项目以 “人工智能” 为核心,创新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通过智能机器人编程、VR 眼镜体验、计算机基础 AI 三大特色模块,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教育、安全知识深度融合,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集知识学习、安全启蒙与科技体验于一体的实践盛宴。


智能机器人编程课程成为孩子们最期待的 “科技乐园”。在课堂上,孩子们不仅能给机器人编入 “床前明月光” 等古诗播报程序,以此巩固语文知识;还能用英语单词设计对话,练习发音。更令人称道的是,在 “安全编程挑战” 环节,孩子们分组创作防溺水口诀、交通提示等程序,让机器人摇身一变成为 “安全宣传员”,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VR 眼镜课堂则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虚实交融的学习之窗。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穿梭于多元学习场景:在 AI 生成的 “庐山瀑布” 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的意境;与 AI 虚拟伙伴用英语对话交流,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一周的公益活动虽已结束,但它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人工智能火种却已开始燃烧。志愿队伍在南漳罗庙镇刘坪村圆满完成了此次襄当行的使命,让人工智能的种子在乡村沃土中生根发芽。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在编程中锻炼了逻辑思维,在 VR 体验中感知了知识的魅力,在 AI 工具运用中提升了学习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筑牢了安全防线。未来,“襄当行” 项目将持续发力,让 AI 技术扎根乡村课堂,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活力,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