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孩子“迷路”——襄城:构建全链条关爱体系 守护困境学生成长之路

“现在的我,对学习和生活都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和同龄人一样,拥有一个光明、美好的未来。”7月23日,16岁的小龙(化名)正在家中温习功课,谈起未来,他的言语中充满自信、向上的力量。

然而有谁能想到,眼前这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大男孩,曾因父亲长期外出务工、母亲教育方式简单,缺乏家庭关爱,一度学业下滑、沉迷网游,甚至有过自残行为,经诊断为轻度抑郁倾向。

小龙的家人告诉记者,在襄城区困境学生帮扶工程的帮助下,小龙渐渐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近年来,孩子不仅幻听症状消失,抑郁倾向显著缓解,还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且以超出普高录取线的成绩被湖北省某技工学校录取。”

记者从襄城区了解到,近年来,该区将困境学生关爱帮扶工作纳入了区委、区政府重点民生工程,以“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为目标,构建困境学生“学校筛查、部门帮扶”全流程关爱服务体系,成立了困境学生关爱帮扶专班。通过每月联合走访、心理疏导、法治教育、加强监护管理、困难救助、隐患整治、拓展帮扶等“七项措施”,对困境学生精准施策、实施帮扶,让他们感受到无微不至的温暖和关怀,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

据该区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帮扶困境学生过程中,尤其注重帮助困境学生自我赋能,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在实践中探索自我价值和发展目标,增强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

目前,襄城区已建立起以“精准识别、部门联动、专业评估”为抓手,以“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的帮扶机制,不让一个孩子“迷路”,为困境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如今在襄城,一批像小龙这样的困境学生正在逐渐回归正常生活,通过实施困境学生帮扶工程,实现了从“解决单一个体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的转变。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记者:陈霜 | 通讯员:董美丽,张梦旭

编辑:杨景 |  校对:陈霜

责编:刘惠 |  审核:廖双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