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中午大厅业务暂停了,还能进来歇脚、充电、吹空调,有专人照看,真是解了燃眉之急!”7月22日正午,枣阳市琚湾镇便民服务大厅休息区内,刚给电动车充上电的居民李大哥,对值守人员连声道谢。连日来,该镇便民服务大厅创新推出午间服务模式:业务窗口暂停办理,但休息区照常开放并安排专人值守,精准满足群众高温时段的“歇脚避暑”刚需,变身“清凉驿站”。
精准破题:捕捉高温下的民生需求
“以往午休时段,常有群众顶着烈日来办事,或是户外工作者找地方避暑,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厅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调研,发现午间12点至下午2点是群众对纳凉场所需求最集中的时段。为此,大厅自7月起调整服务:工作日午间暂停窗口业务,将有限人力集中保障休息区服务。此举既保障工作人员休整,更精准回应了群众现实需求。
如今,200余平方米的休息区成了“清凉港湾”:空调恒温26摄氏度,凉白开足量供应,应急药箱备齐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用品,政策宣传架上社保、医保等高频业务指南一目了然。
“每天提前半小时检查设施,确保空调正常、饮水充足,这是我们的‘必修课’。”值守人员邓小雨说。看到老人,她们主动端水;遇到带孩子的家长,及时提醒安全——细致服务让清凉更添暖意。
多元受益:服务半径有效延伸
“本想办完就回城,但天太热怕孩子中暑,这里能歇到下午,姑娘还告知了最晚班车时间,真周到。”休息区内,刚带孙子办完身份证的刘阿姨在这里歇息。
货运师傅张大哥是“常客”:“午休时来给货车充会儿电,喝水、吹空调、休息,比在树荫下强太多!”
据统计,午间纳凉服务推行以来,大厅日均接待群众120多人次,受益者既有办完业务的居民,也有环卫工人、建筑工人、货运司机等户外劳动者。“以前觉得政务大厅严肃,现在发现特别‘接地气’。”货运师傅张大哥的感受颇具代表性。
服务升级:探索“清凉”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们计划增设共享充电宝、手机充电站,设置‘失物招领角’,让服务更精细。”琚湾镇便民服务大厅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根据群众反馈,考虑延长夏季纳凉服务时间。
从“窗口办公”到“全域服务”,从“8小时内”到“关键时段延伸”,琚湾镇便民服务大厅的午间“清凉之变”,是政务服务理念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民生温度。正如一位常来歇脚的环卫工人所言:“这凉风吹得身上舒服,暖的是咱老百姓的心。”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孙修廷 毕学谦丨通讯员:熊元元
编辑:孙修廷 丨责编:刘惠
审核:廖双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