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cm恶性畸胎瘤啃噬幼儿骶骨!襄阳一医专家3小时“拆弹”护新生

“妈妈,我不想走路……”一个月前,2岁男宝铭铭(化名)突然抗拒走路,起初家长以为只是孩子撒娇,直到发现他臀部肿胀、排便困难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检查结果令人揪心:骶尾部有巨大肿瘤,直径达7cm!更可怕的是肿瘤已经侵蚀到骨骼和肌肉,手术风险极高!面对这个棘手的病例,拥有30余年小儿外科从业经验的省医学领军人才杨星海教授,带领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团队没有退缩,“孩子的未来,我们必须守护!”

一个月前,铭铭的妈妈发现孩子突然不愿意走路,但询问后并未发现明显疼痛或不适,因此没有特别在意。两周后,铭铭的症状逐渐加重,不仅仍然拒绝行走,还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症状,此外,家人发现铭铭的左侧臀部明显肿胀,皮肤上还出现了青斑。 

意识到情况严重,铭铭的妈妈立即带他前往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就诊。接诊的杨星海教授完善检查后发现,铭铭的骶尾部长了一个大小约7cm×6cm的肿瘤,且肿瘤已经侵蚀了周围的骶骨和臀大肌

“孩子这么小,却长了这么大的肿瘤,而且很可能是恶性的......”铭铭的妈妈听到诊断结果时,犹如晴天霹雳,一时难以接受。

杨星海教授在全面评估病情后分析,该肿瘤高度怀疑为恶性畸胎瘤,手术面临三大难关

01血供丰富,术中易大出血

肿瘤周围骶管内静脉丛密布,手术时出血风险极高。

02神经损伤风险大

肿瘤与骶神经紧密粘连,稍有不慎可能导致术后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甚至影响未来的性功能。

03解剖结构复杂

肿瘤位于骶尾部深处,毗邻直肠、骶髂血管等重要结构,手术空间极其有限。

尽管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但杨星海教授团队经过充分讨论,决定采用腹腔镜辅助微创技术进行会阴骶尾部肿瘤切除术,以最大程度减少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铭铭妈妈听闻病情介绍后,虽忧心忡忡,但了解到杨星海教授团队的精湛技术,绷紧的心稍稍放松,最终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杨星海教授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历时3小时成功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铭铭所患的确实是恶性畸胎瘤,但此类肿瘤经过规范的综合治疗,预后较为理想。

令人欣喜的是,铭铭术后恢复迅速,仅一周就能下床活动,并重新学会了走路。目前,他已转入儿童肿瘤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专家提醒:

骶尾部肿瘤罕见但危害大,早诊早治是关键

杨星海教授介绍,骶尾部肿瘤虽然罕见,但一旦发生,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于肿瘤生长在骶尾部深处,周围结构复杂,并且肿瘤与盆腔脏器(如直肠)、静脉丛和骶髂血管毗邻,手术难度极大,尤其是儿童患者,治疗过程更是挑战重重。

“这类肿瘤的治疗不仅需要手术团队精湛的技术,还依赖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以确保肿瘤彻底切除,同时保障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杨星海教授说。胎

01.什么是骶尾部畸胎瘤?

骶尾部畸胎瘤是一种先天性肿瘤,通常出现在尾骨附近(骶尾部)。这种肿瘤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可能包含多种人体组织成分,比如毛发、牙齿、骨骼、神经组织,甚至肌肉和软组织。

高发人群:

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02.临床分型

骶尾部畸胎瘤根据肿瘤的生长特点和位置,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Ⅰ型(显露型)

这是最为常见的类型。肿瘤的主要部分会突出于体表,尤其明显地出现在骶尾部。它从尾骨类向臀部生长,在婴儿出生时,骶尾部就能看到肿瘤,其大小存在一定差异。

Ⅱ型(内外混合型)

该类型中,肿物同时向盆腔和臀部生长,不过以向外生长为主,肿物上极不会超过小骨盆。

Ⅲ型(哑铃状内外混合型)

肿物外生部分大小不一,位于直肠和骶骨之间。它不仅向臀部生长,还向盆腔内生长,肿物上极超过小骨盆,甚至可达腹腔,形成独特的“哑铃形”状肿物。

Ⅳ型(隐匿型)

此类型较为隐蔽,瘤体完全位于骶骨前,只向盆腔生长,体表看不到肿块。往往直到出现直肠、膀胱压迫症状时,才会被发现。

03.常见症状:如何早期发现?

骶尾部畸胎瘤的症状因肿瘤类型和大小而异,常见表现包括:

骶尾部可见肿块(Ⅰ、Ⅱ、Ⅲ型)

排尿、排便困难(尤其Ⅳ型)

下肢活动障碍(肿瘤压迫神经)

合并其他畸形(如Currarino三联症:骶前肿块+肛门畸形+骶骨异常)

注意: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便秘、尿潴留或骶尾部肿胀,应尽快就医!

04.如何诊断?

通常会通过以下方式确诊:

1.体格检查:触摸骶尾部是否有肿块

2.影像学检查:

B超(产前筛查常用)

CT/MRI(精准判断肿瘤范围和性质)

3.肿瘤标志物检测:

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hCG若指标升高,可能提示恶性或复发风险

4.病理活检(确诊金标准)

05.治疗方法:手术是关键

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性质(良性/恶性)、大小、位置等综合制定:

1.手术切除

良性肿瘤:完整切除即可,预后良好

恶性肿瘤:需扩大切除范围,可能需配合放化疗

2.化疗

术前化疗:缩小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后化疗:降低恶性畸胎瘤复发风险

06.预后: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良性畸胎瘤:手术切除后复发风险低

恶性畸胎瘤: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

重要提醒:

大多数骶尾部畸胎瘤是良性的,但仍有恶变可能

若孩子出现进行性加重的便秘、排尿困难或骶尾部包块,务必及时就医!

07.健康小贴士

1.孕期B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胎儿骶尾部畸胎瘤;

2.新生儿体检时注意骶尾部是否有异常肿块

3.术后定期复查(尤其恶性病例)

健康无小事,早发现、早干预是守护孩子健康的关键

专家介绍

杨星海教授是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武汉汉阳方舱医院院长。

擅长小儿普外、小儿泌外、新生儿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小儿及新生儿腹腔镜、胸腔镜技术、产前咨询等。

杨星海教授在多个小儿外科学会任职,是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及开拓人、湖北省新生儿外科主要手术人才之一,湖北省临床重点专科小儿外科负责人,曾担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外科主任15年余,多次在国内外学习进修,参加国家援外医疗队,被授予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省直机关优秀党员,2019年入选湖北省第二届医学领军人才,2020年荣获武汉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北医德之星,2021年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杨星海教授从事小儿外科专业30余年,在小儿普外、新生儿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造诣,为湖北省小儿外科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坐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坐诊地点: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东院区康民楼二楼229诊室(小儿外科门诊)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李湘君  | 通讯员:宁婧 江奇禹 

编发:肖文静 | 编辑:刘俊炎 

责编:何雯 | 审核:曾春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