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二十三中:每周增设两节体育课 炼体启智玩出新花样

“叮铃铃……”近日,随着襄阳二十三中周三下午第一节上课铃响起,该校一至六年级学生手拿各式运动器材、教玩具、乐器走出教室,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根据各自兴趣爱好,在校园活动区开展两节大体育课,整个校园瞬间被学生的运动热情点燃。篮球场上,学生配合默契斗志昂扬地尽情挥洒汗水;操场上,学生精神饱满地跳着活力四射的街舞;运动场上,学生佩戴护具,动作整齐划一地跟随老师进行轮滑训练……

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进行轮滑训练

 记者了解到,自2024年9月开学以来,该校坚持每周三下午增设两节体育课,把下午第一、二节课设为学生的大体育课,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运动项目。


学生在运动场进行排球基本动作训

   管理巧谋:体育课程“一盘棋”

  襄阳二十三中校长肖舜尧介绍,该校作为我市首批足球特色学校,收到教育部总督学副部长王嘉毅于2024年6月12日到校调研时提出的要求:要保证每天一节体育课,另外课后再锻炼一小时,保证每天两小时体育锻炼,全面培育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对此该校高度重视,于2024年9月开学以来在每周三下午固定增设两节体育课,现学校体育课每周已达5节,基本实现每天一节体育课,既让每个学生得到了充分锻炼,又让体育锻炼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肖舜饶介绍,每周三课程设置有常规的球类项目,如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又有学生喜爱的街舞、轮滑、武术等,还有室内项目象棋、围棋、古筝、洞箫、绘画、剪纸、乐高积木、西点等,本学期课程已达到了30节左右。预计后期会根据学生兴趣的调查情况,对这些课程进行优化丰富。 

  为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该校管理层将周三增设的两节体育课纳入整体教育战略,深入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体育教育目标,制订详细的课程计划,确保了体育课的连贯性与有效性,以全局视野下好体育课程这盘“大棋”。  

  记者了解到,该校在体育课的时间设置上,首先避免与其他主要学科集中在同一天或同时段开展,使学生能够劳逸结合,将体育课分散在一周内与文化课程穿插进行。依据学生的注意力和体力规律,学校制定了科学的课程表,如上午安排主科课程,下午安排体育课和一些动手操作实践类的学科课程。在教学资源共享与整合方面,共享场地资源,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学校操场等体育场地在课余时间作为其他学科开展户外活动的场所。

遥控车模训练

  师资赋能:内外优化“双驱动”

  “孩子的整体精神状态更好了,学习热情提高了,身体更加强健了。这得益于学校运动场地的独特优势,让孩子能尝试更多的体育项目。每周三的两节大体育课,强健了孩子的体魄也让他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该校学生家长冯女士满意地说道。

   为保障体育课的质量,襄阳二十三中在师资培训和教学资源配备上做足准备。该校现有学生1750人,体育专职教师6名、兼职教师9名;学校体育设施齐全,有标准的8道400环形跑道,标准的11人制足球场,悬浮地板式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该校运动场配备有专业的“智慧体育”测评训练系统。“这套科大讯飞全套‘智慧体育’测评训练系统,内含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自动测试,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三大球’、智能AI体育小站等。通过这台专业的体育测评系统,可精准地记录学生在进行某项体育运动中动态的各个细节,并对其进行精准评估,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估打分及训练建议。”肖舜尧介绍。

   在师资建设上,学校采用内部优化与外部引进“双驱动”模式。对内,定期组织教师参与专业培训,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与自我提升。对外,积极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专业特长的体育人才,两者结合为体育教育提供强劲动力,如鼓励体育教师参加校内外大比武,观摩交流学习;完善体育场地和器材,配备各种体育功能室、智慧体育测评系统;积极开发体育校本资源等。

  学校是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安排体育教学活动的?襄阳二十三中体育教师刘颖雯介绍,在课程开始前该校体育教师会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包括力量(如引体向上、握力、俯卧撑);耐力(如长跑、跳绳耐力测试);速度(如50米、100米短跑);灵敏(折返跑)和柔韧(坐位体前屈)进行摸底测试。同时,对学生兴趣爱好进行调查,并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分析,采取分层教学安排,全体学生学习基础动作,对于身体素质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进阶的教学内容,以足球教学为例,在学习基础的传接球动作之后,会由专门的老师利用周六、周日为这部分学生安排战术配合等高层次的内容。同时,考虑特殊情况,如学生考试压力较大时,适当安排一些轻松的体育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记者了解到,该校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的体育项目,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如一年级跳短绳;二年级进行绳梯、敏捷梯体能训练;三年级学习踢毽子、跳方格;四年级转呼啦圈;五年级打篮球、跳皮筋;六年级打乒乓球、羽毛球等。

  同时,定期组织体育主题活动,如运动会、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等,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参与热情。

室内项目跆拳道练习   

  成长获益:学子风貌“焕新颜”

   从常规体育项目到新兴运动,从传统文化艺术类到艺体类,襄阳二十三中不断探索尝试,让大体育课展现出无限创意与活力。

  记者跟随老师来到室内活动区看到,在古筝教室,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专注且神情陶醉地演奏着一首美妙动听的《春晓》;在剪纸教室,学生则在老师的关键提示下,尽情发挥想象修剪出了一幅幅充满喜庆的“春”字剪纸。

   “大体育课不仅设置有适合性格活泼、好动学生喜爱的室外项目,还有学生喜欢的室内艺体项目。以兴趣为导向,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通过体育锻炼延伸到学生的学习中,帮助他们提升注意力、增强记忆力,缓解学习压力,以提高学习效率。”肖舜尧说道。

  “每周的体育活动能让我有更多机会锻炼,还能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我喜欢足球,追逐着足球奔跑、拼搏,体会热血与激情。在长时间的学习中,大脑一直处于高压状态,每周三的大体育课可以让我们到户外去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让大脑和身体都得到放松。”该校六(1)班学生黄煜炜说道。  

   大体育课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大幅改善。刘颖雯介绍,学校在每个教学阶段末会进行技能考核,如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运球熟练度,田径项目的速度、耐力测试等,与之前的基础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直观地看到学生在技能上的进步。同时,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学生共同克服困难,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凝聚力;当学生在比赛中遇到挫折,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使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潜移默化深入学生心中。

  如今,襄阳二十三中周三增设大体育课的创新实践已初显成效,学生在操场上的矫健身姿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学校也将继续探索创新教育模式,让这一“亮点”真正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闪光点”,不仅在襄阳教育领域树起典范,更在社会引发对体育教育重要性的深刻思考与积极借鉴。



记者:白璐;通讯员:肖舜尧

编辑:廖双玉|校对:王怡雯

责编:严巍|审核:刘德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