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仍在高校里的学生,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闯出多大的动静?本市一所高校的00后大学生,用人工智能替代肉眼检测电路,不仅拿下全省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更开启了他们自己的创业路。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慧眼”实训室内,大三学生卜顺康带着00后团队正调试设备,备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学生卜顺康:“车轨迹电感外观缺陷检测设备,目前已经获得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金奖,被湖北省推荐参加国赛 。”
这支年轻的“慧眼”团队已经有11项专利,并开起了科技公司。领队卜顺康刚刚20岁,前年通过技能高考进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卜顺康:“当时我来学校报名的时候,我选的还不是这个智能控制专业,我上学的路上经过咱们襄阳的车城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座座非常非常壮观,所以说我就选择了智能控制专业。”
卜顺康说,他受家庭环境影响,一直对创业感兴趣。入校不到一个月,卜顺康通过学校创新创业项目的扶持,组建起“慧眼”项目团队。首批5名成员分别来自智能控制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大数据与会计等专业。团队经过市场调研,把创业方向瞄准了汽车电路电感。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学生卜顺康介绍: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电子元件的需求量日益提升,现在这个车轨迹电感,5年前平均每辆汽车大概有100至200件,但到现在它已经达到了400至500件(每辆车) 有很大的市场潜能。
“慧眼”团队成员李权说:“最开始其实是很迷茫的,然后后来他指出了一定的方向,我们通过对机械结构改进,通过一步一步迭代升级到实现最后的效果。”
卜顺康虽然只是一名大三学生,却曾到深圳相关企业考察,发现国外进口智能机器检测设备价格昂贵,国内现有同类设备的检测速度和精度又难以兼顾,有些甚至靠人眼检测。卜顺康和团队伙伴结合学校的专业和资源优势,确定研究方向是以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替代人工肉眼检测。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学生卜顺康说:“我们现在用的是棱镜搭配视觉检测,一次可拍7个面,一次可以采集这个电感周围360度的面,后面就是一个图像降噪算法,可以大大降低我们的噪点对图像的干扰,有效解决了速度和精度的问题。”
“慧眼”团队指导老师马洋介绍:“ 我们的这套设备实现了一般外观缺陷检测在98%以上,重要缺陷检测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几乎是零漏检,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解放了百万人眼的检测成本和劳动强度。”
目前,在校企合作平台和学校国家级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的支持下,“慧眼”团队的“一个棱镜,两个算法”技术,已获得行业知名企业的青睐,并已开始试用。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学生卜顺康:“ 主要是车轨迹电感制造商他需要,一套的话我们准备卖27万,根据他的需求,比如他检测精度要求更高,比如说超过3微米,我们可能会增加机位,增加一个机位的话是收费8万元。”
“慧眼”团队指导老师马洋:“目前我们这个产品已经在深圳顺络,包括6家企业得到了认可,并且已经有了订单,我们实现了从创新到创业到落地。”
两年时间,团队成员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已拿下20多项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的奖项。 今年8月,卜顺康已注册成立科技公司,目前正与6家企业开展合作。卜顺康说:“前景肯定是非常宏大的,因为我们现在做的是车规级电感,说白了它只是汽车消费电子元件的一类,后期我们还准备做电容外观缺陷,电阻这一系列电子元件我们都可以做,整个汽车电子现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000亿往上了。”
“慧眼”团队指导老师马洋:“我们这个项目也符合国家在新质生产力,在解放人员的劳动强度这个方面,是符合国家政策和趋势要求,所以我们也是一个国家新能源的风口项目。”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方兵 | 通讯员:韩景 王群 杨明海
编辑:刘斌贝 | 校对:黄娟
责编:李丹 | 审核:周嘉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