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职生到研究生第一名!揭秘襄阳学子的逆袭之路→

4月3日,延安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一志愿拟录取名单公布,高天赐以排名第一的成绩位列该校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第一名。中职生、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从2015年到2024年,十年间,他的身份一直在变化。一路坚持,一路生花,曾就读于襄阳的大学生高天赐用坚持不断改写人生。

逐梦而行,“差生”圆梦大学  

2015年夏天,中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家住湖北荆州的高天赐的心情五味杂陈。

“我只考了三百多分,比普通高中线高不了多少,好学校根本上不了。”考出这样的分数对他和家人来说并不意外。高天赐说,自己严重偏科,英语和数学只考了二三十分,但他很喜欢读书,喜欢文科类科目,还想继续念书考大学。

为了追寻大学梦,综合考虑后,他选择了录取分数不高且能通过技能高考考取大学的职高就读。

三年后,酷爱读书、语文成绩一直不错的高天赐顺利通过考试,成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2018级的大一新生。

心仪的学校、心仪的专业,让原本偏科的高天赐感觉如鱼得水。在襄职读书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在进步。“渐渐地。我能排在全校前20名,我感觉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了!”于是,“专升本”成了他进校后的最大目标。              

“湖北专升本考试仅限专科应届生报考。也就是说,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不能通过专升本考试,就意味着永远失去了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机会。于是,我决心为自己努力一把!”高天赐说,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下定决心改变自己。

于是,那个从前遇到不喜欢的课就捧着课外书看的他,开始认真听每一堂课;那个早上起床总爱拖沓的十几分钟的他,开始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作息;那个不喜欢英语的他,开始背起了单词……

“这个孩子很勤奋,态度也很扎实,在补薄弱的科目时,他一点一滴地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补,高天赐的班主任周志艳说。

努力一把,总不会后悔!果然,如高天赐所愿,几个月后,他通过专升本考试,成为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本科生,继续留在襄阳上大学。

前进路上,也有荆棘  

考上了本科的他,心中有了自信,便又萌生了继续考研深造的想法。但这一次,并不像专升本那么顺利。

首先是来自身边人的劝退:有的亲戚说,他根本不是这块料,应该趁早去工作,不要浪费时间;有的同学说,他的英文太差,不可能过线……

“但我总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应该止步于此”,高天赐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坚持考研。

可是,很快,在复习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因为觉得汉语言文学专业英语国家线太高,高天赐选择跨专业考研,考同样是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哲学。由于是跨专业,一开始,他并没有找到重点,复习效率不是很高,情绪也不是很好。

“在备考期间,总有一股情绪笼罩着我,我称之为‘差生的自卑’。我时常怀疑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能不能学好?我真的能考上吗?我甚至告诉自己:考不上才是常态,考上了就是意外。因为从小到大,我都不能算是人们眼中的‘学霸’。”虽然已经有了专升本的成功,但这种情绪仍挥之不去。特别是学英语的时候,这种情绪愈发强烈。

“我甚至连‘birthday’这个词都不认识。面对那一篇篇往年真题,更是几乎无从下手。一篇文章只有四百个单词,而我认识的单词顶多只有个位数。”高天赐说,他经常一边坚持备考,一边怀疑自己。

好在哲学不同于一般文科,不仅仅需要背,更要理解。而他长期坚持阅读培养出的阅读和思考能力助推了他一把,让他在专业课上没有太吃力。

很快,他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中,两道简答题不会,他就没写。鉴于自己连题都没做完,他就想着自己绝对考得很差。而成绩出来后,他考了317分,只比心仪的学校的分数线少6分。

失败后的第一天,他去爬了岘山。在襄阳的五年,他每次路过岘山,都想爬上电视塔去看看,但总是因为它的高耸望而却步。而这一次,他一口气,一步一个台阶爬上去了。

站在山顶俯瞰整个襄阳,他觉得山似乎没想那么难爬,同样,考研似乎也可以再来一次。那种萦绕在心头的“差生的自卑”似乎也渐渐淡去。

“我不是学不好,我不是没有能力。虽然这次没考上,但也只是6分之差。而且值得庆幸的是,我的英语居然过线了”。在岘山的最高处,高天赐将自己的微信签名改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他,又要出发了。

坚持下去,终有所成

二战考研的时候,没有了“差生的自卑”,始终萦绕在高天赐耳边的是一句话和一个人。

一句话是孔子说的“君子不器”。君子不像器皿只有一种用途。高天赐认为,自己也也一样,无论成败失,总还很多路可以走。一个人就是杜甫。杜甫即使已经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居无定所,但仍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天悯人之语。高天赐说,杜甫用的诗词影响着他,告诉了他,无论一个人的命运是多么坎坷悲凉,始终不要失去那一份赤子之心。这些,都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有了第一次备考以及考试的经验,他复习起来也更得心应手。从一开始一天只背一百个单词,到最后每天背五百个单词。真题他也是一遍又一遍地做。从只认识几个或者十几个单词,到最后,一篇文章几乎百分之八十五的单词他都认识。一篇英语阅读理解从一开始只能蒙对一两个题目,到最后已经可以做对四题甚至是全对。

“这一次,一定行!”到了考试那一天,他异常平静、从容。

很快,成绩出来了。392,一个连做梦都不敢想的数字出现在高天赐面前。“我是不是看错了?”他揉了眼睛,又看了一次,还是392分。确定分数后,他愣了很久。那时他才发现,人在最激动的时刻是没有反应和表情的。

开心了一两天后,他就开始准备复试。然而父亲却在此时查出了糖尿病和肺癌早期。

“我必须得去照顾他!”三月,许多过线的学生都在准备复试,高天赐则先在中部战区总医院陪父亲住院。直到三月二十一日,父亲的病情稳定之后,他才有时间备考复试。此时距离复试还有一个多星期。

“一个星期,创造奇迹”。高天赐用了一个星期,将复试笔试的参考书过了三遍,而后又背了一些英文面试的模板,最后怀揣着惶恐不安的心情踏上了去往复试的火车。

复试的过程很顺利。在火车上,他收到了复试成绩的通知。他是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哲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第一名。这是他从未想过的好结果。

怀着欢欣雀跃的心情,他发了朋友圈:回首望,轻舟已过万重山。

“每个人的人生进度总是不一样的,活法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我们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走,去生活,去努力,坚持下去,终有所成。”高天赐说,未来,他还想继续读博。

记者:王世翠;通讯员:韩景,张丹,何林杰

编辑:廖双玉|校对:王怡雯  

责编:严巍|审核:刘德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