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红烛”,大家一定会想到晚唐诗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党的百年历史上,有一位早期理论家、革命家叫萧楚女。在他短暂而辉煌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以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蜡烛人生观”自居,铸就了“永不熄灭、追求光明、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精神”。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中国青年的良师益友,《中国青年》杂志的创始人之一。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席卷全国之际,萧楚女第一次来到湖北襄阳任教,完成了由自学成才的进步青年向师范学校教师的蜕变。师范学校和三尺讲台,一直是萧楚女革命生涯的主阵地,古城襄阳作为萧楚女教师生涯的起点,是“红烛精神”萌芽的地方!
▲湖北襄阳的萧楚女纪念馆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结合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湖北省青年文化传媒中心联合共青团襄阳市委,以电影现场还原的形式,由青年党员、团员、少先队员提问与萧楚女隔空对话,再现团成立之初的深刻场景,同时展现湖北襄阳当代的优秀青年风貌!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萧楚女铸就“红烛精神”的故事《请回答1922—燃亮红烛的光》。
现在让我们点燃一支特殊的红烛,一起穿越时空万里,追寻前人的足迹。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光, 是否就无法看清眼前的真相?”少先队员的这个问题穿越百年历史,那时的人是怎样回答的呢?
“今日少年,断粥身功,前程万里, 毛羽需丰,一旦奋飞何其雄......” 这是萧楚女的答案,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萧楚女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在湖北襄阳义无反顾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迷雾遮盖了双眼,唯有青春的热血才能冲破梦魇,唯有青春的风暴才能光芒普照!
“微弱的光芒, 会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吗?”
当时,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面向高高悬挂的团旗,宣读着入团诗词,红烛闪耀的光映在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们向往着革命、向往着点亮自己心中的光芒,当微光齐聚的时候,必将燃起熊熊烈火,也必将照亮青年们前行的脚步!
“红烛的光, 会照耀整个神舟大地吗?”
在农民运动讲习所里,萧楚女带病授课学生们劝他休息,他却不愿浪费大家的时间,他说:“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蜡烛不是燃烧了才能放光明吗?我们要像蜡烛一样,要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我们都要有这种精神!”
他的“蜡烛人生观”告诉我们从顶燃到底,做一个一直都光明的青年!
“穿过时空万里, 终会唤醒我心底的红.....”
百年时光流转不变的是一代代青年建设者的初心,不变的是一代代青年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信念。
百年之后的湖北襄阳,有刻苦钻研的青年研发人员,有服务群众、扎根基层的青年团干,还有各行各业那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默默无闻、拼搏向前的人。
承风骨亦有锋芒,有梦则刚初心不忘,使命担当无数次的起跳,抹平了汗水与伤痛方可成就跳水冠军王宗源的辉煌。
热爱正当时,少年不负勇往,来自湖北襄阳的JIEJIE把梦想永远背在肩上,朝着心中亮光,风雨未曾阻挡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他们虽然平凡却造就了我们不平凡的国家。
萧楚女牺牲后,《中国青年》第166期刊发征求萧楚女先生遗著的启事。该启事这样写道:“谁不知道有个大麻子萧楚女,他是本刊的创始者之一,他是青年群众的明星,他是刻苦忠实的革命家!他的死,是革命青年失去了良师;他的死,是革命队伍中丧亡了勇敢的战士……”
《中国青年》第166期刊发征求萧楚女先生遗著的启事
萧楚女用一生诠释了自己的“红烛精神”,并用他的思想照耀着后人,在短短的32年里,他做了很多轰轰烈烈的事,也留下了很多惋惜与遗憾。“红烛”的一生正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最平凡也最不凡的注解。
就像这次主题歌曲《时空万里》歌词所说“穿过一望无际,新的黎明梦多么清晰,炽热的心在靠近,奔向你,不停!”
青春逐梦正当时,百年青春,当“燃”有我们。一起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温馨提示:近期襄阳全市线下影院和户外大屏将会播出《请回答1922—燃亮红烛的光》公益宣传片,请大家积极拍照打卡,发送至邮箱:xytswxcb0710@163.com,我们将在择优赠送青春襄阳五四纪念产品!
原文:全网上线!襄阳青年与1922年的对话,请燃亮红烛的光......
编辑:舒丽君| 校对:姚喻
责编:姚城| 审核:王海安 杜红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