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29日启动以来,襄阳市中医护理培训(第一期)已于8月24日顺利完成首月授课任务。本次培训由襄阳市中医药协会精心组织,立足本市中医护理发展实际,整合优质师资与行业资源,以提升护理专业技能、规范临床操作、普及实用中医知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不仅为中医护理人员提供了专业成长平台,也为广大中医爱好者打开了系统学习中医之门。首月培训成效显著,后续中药、方剂等课程将接续进行。
专业师资保障,课程兼顾理论深度与实用价值
首月培训特邀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包括2名博士在内的6名具备扎实专业背景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充分体现了协会“依托优势资源培育人才”的理念。
课程设计紧扣“实用”与“专业”双核心,既贴合襄阳地区中医护理的实际需要,也着眼于高素质人才的理论奠基。
首月教学内容涵盖五行、阴阳、藏象、病因病机、四诊等中医基础理论,帮助学员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下一步将衔接中药、方剂、经络等更具实践性的课程,逐步实现“理论—实操—应用”一体化培养,助力护理人员提升职业能力,同时帮助爱好者掌握日常可用的中医保健知识。
创新教学模式见效,学员中医思维初步建立
为提升课堂活力,培训突破传统理论授课方式,采用“案例+视频+图像”多元教学方法,成为协会优化教学、提升培训质量的重要实践。
教师通过真实病例解析中医理论,生动阐释“肝木克脾土”等理论的临床体现;结合动画视频介绍五音疗法,通俗讲解五音与五脏的关系;四诊教学中,通过大量舌像图片对比,辅助学员快速掌握“望舌”技巧。灵活的教学方式显著提高了学员的理解与兴趣。
从53名学员的反馈来看,首月培训已初见成效:多数学员初步形成中医思维,可在课堂互动中准确回应提问,为今后临床运用中医护理技术打下基础;部分学员更将所学延伸至生活,主动观察体征变化并与教师探讨,展现出积极的学习主动性和应用意识。这些进展为后续课程学习及本土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扎实基础。
精细管理保障出勤,多措并举提升参与度
协会实施线下签到管理,统计显示前四周学员到课率分别为83.02%、79.25%、78.30%和73.64%,平均线下到课率达77.33%。其中有20余名学员表现突出,接近全勤(40学时)或累计学习超过34学时,展现出高度自律和积极。但也有个别学员因工作或个人事务长期请假。
为保障每位学员都能够按时参加线下学习,协会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协助协调排班,减少工学矛盾,并为缺勤学员提供直播回放和复习资料。下一步,协会将持续优化培训管理,畅通反馈渠道,及时响应学员建议,动态调整教学安排,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夯实基础,迎接实践课程新需要
首月培训不仅圆满完成基础理论教学,更有效助力学员实现知识突破和思维转变,为接下来中药、方剂等实践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襄阳市中医药协会将继续紧扣“提升培训质量、保障学习成效”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操教学,推动中医护理知识向临床与日常生活深度转化,为襄阳市培养一批有能力、能实战的高素质中医护理人才,助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医健康理念更好惠及群众。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李兴会 | 通讯员:陈候利
编辑:李潇凝 | 校对:李兴会
责编:徐勇 | 审核:张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