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阳,一场围绕行业协会商会转型发展的深刻变革正稳步推进。襄阳市委社会工作部通过组织聚力、体系联通、规范护航、服务增效“四轮”协同发力,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在党建引领下焕发新活力、实现新作为。
党建领航 凝心聚力筑根基
“管行业就要管党建”,这不是一句空话。襄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将行业管理部门纳入党建“一盘棋”,构建起“行业党委+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党委”双层管理架构,让党的工作覆盖到每一个行业协会商会。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襄阳市天门商会党支部书记彭军祥深有感触。该商会探索党建与会建、文建深度融合,推行“六度”党建工作和“五字”会建工作法,先后三次获评全国“四好商会”,党员荣誉感和会员凝聚力显著提升。
市委社会工作部还印发《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选派72名党建指导员下沉一线,举办2期党建培训班,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党旗所指,行之所向,党建真正成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的动力源。
体系联通 织密网络破难题
如何破解行业协会商会“散弱小”、管理服务不到位难题?襄阳市创新构建“1+3+3+20”联系点体系,以中社部联系点建设为牵引,划分3个协作区,设立3个县级联系点和20个市县商协会联系点,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工作网络。
“有了联系点,我们反映问题有了渠道,解决困难有了依靠。”市质量协会负责人表示,每季度召开的议事协商会,成为商协会发声的平台。
市委社会工作部还实地走访了75家商协会,听意见、解难题、促发展,推动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运转”。
规范护航 稳基固本促长远
监管不是限制,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市委社会工作部明确了各业务主管单位、主要行业管理部门指导监管的148家商协会名单,建立负责人档案库,畅通监督渠道,划定行为红线。
前不久,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行业垄断、违规收费等清理规范工作,加强合规建设,推动110家商协会自查自纠,对10家进行重点整治,优化结构、防控风险。目前,7家市级商协会获评3A级以上社会组织,其中市企业联合会通过优化治理、规范管理,成功获评5A级社会组织。
“监管严了,运行规范了,协会的发展也更稳健了。”市企业联合会秘书长赵乐成表示。
服务增效 赋能发展添动力
服务是行业协会商会的立身之本。今年以来,市委社会工作部依托党建引领接诉即办,联合行政审批部门建立行业协会商会诉求快处快办机制,通过12345诉求受理系统,受理13个商协会问题诉求29个,办结27个,办结率达93%,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们定期发布《能力需求清单》,推动供需对接、资源共享。”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市供应链协会等15家商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形成协同发展合力。
在乡村振兴一线,商协会还结对帮扶515个村,实施772个兴村项目,从资金、技术、渠道等多方面赋能乡村,为襄阳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汇聚起强大动能。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韩犁夫丨通讯员:李君 曾研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