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对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起始环节,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将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幼教工作实践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保障和推动作用,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园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幼教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一、政治引领:把稳幼教事业发展的“方向盘”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党建工作能够确保幼儿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融入办园治园全过程。引导全体教职工深刻认识幼教工作的政治属性和战略意义,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幼教领域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通过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如“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教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相关政策法规,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落实意识形态责任: 幼儿园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党建工作能有效加强园所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确保教育教学、教材选用、文化活动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觉抵制错误思潮侵蚀,守护好幼儿纯洁的精神世界,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组织保障:筑牢园所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建强基层组织体系: 推动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优化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由园长或副园长兼任),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健全议事决策机制,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是园务会重大事项决策前置程序的要求,保证党组织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把关作用。
打造过硬党员队伍: 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严格党员教育管理,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引导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攻关、家园共育、服务社会等方面亮身份、当表率、作贡献,使党支部成为凝聚人心、服务师生、促进和谐的坚强核心。
提升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下的现代幼儿园治理体系能够更好地协调园所内部各方关系(管理层、教职工、幼儿、家长),整合资源,化解矛盾。通过党建带群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结凝聚广大教职工,形成推动园所发展的强大合力,提升园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三、立德树人:坚守学前教育初心的“核心引擎”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党建工作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抓手。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洁从教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以及先进典型选树宣传等活动,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幼儿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构建协同育人格局: 党建引领可以有效推动家园社协同育人。党支部可以牵头建立家园沟通的有效机制,组织党员教师带头进行家访、举办家长讲座、开展志愿服务,向家长和社会传播科学育儿理念,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凝聚教育共识,形成育人合力。
确保育人内容方向: 引导教师将红色基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游戏活动、环境创设中,以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萌发幼儿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推动发展:赋能幼教质量提升的“红色动力”
促进保教质量提升: 围绕园所中心工作,设立党建研究课题,鼓励党员骨干教师带头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探索科学保教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和保教质量。将党建工作与解决保教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使党建成效最终体现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服务家长社会上。
营造积极向上文化: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党建主题文化活动(如红色故事会、传统节日庆典、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培育积极、阳光、团结、奉献的园所文化,增强教职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激发内生动力。
引领园所内涵发展: 党建工作能够为园所制定发展规划、凝练办园特色、创建品牌项目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支撑,推动幼儿园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
新时期党建工作绝非幼教工作的“附加项”或“软任务”,而是贯穿其中、提供根本保证的“生命线”和“动力源”。必须深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与幼教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路径,避免“两张皮”现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幼教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通讯员:王刚
编辑:李潇凝 | 校对:李兴会
责编:徐勇 | 审核:张伟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