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到一份特殊的12345政府热线工单——患者华先生(化名)实名表扬该科医护人员,特别是王家华医生与张琳琳护士在其突发“脑干出血”危重病情期间的精准救治和温暖照护,肯定了他们高超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
突发急症,命悬一线
不久前,华先生在家中突发剧烈头痛并伴随眩晕、意识障碍与肢体活动障碍,由家属紧急送医。经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脑干出血”,病情极其危重。
脑干作为生命中枢,掌管着呼吸、心跳、意识等最根本的生理功能。病情极其凶险,死亡率极高。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严重神经功能损伤,甚至直接危及生命,救治必须争分夺秒。
患者被迅速转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家属的心情也随之坠入深渊。
精准判断,力挽狂澜
接诊的王家华主治医师在第一时间查看患者情况和影像资料。面对家属的恐慌与无助,他沉着冷静,快速研判病情。他深知,对于脑干出血患者,早期、快速、准确地控制病情是后续一切治疗的基础。
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专业功底,王家华医生迅速对出血量、部位及可能造成的神经功能损害进行精准评估。他组织科室团队进行紧急病例讨论,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量身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绝对卧床、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精准控制血压以防止再出血、稳定颅内压、保护脑细胞、维持内环境稳定、气道保护以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等一系列措施。
治疗方案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用药的时机与剂量都考验着医生的判断力。在王家华医生及其团队严谨而高效的处置下,患者的病情在入院后的黄金时间内得到初步控制,为后续的康复赢得最宝贵的窗口期。
“是王家华医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制定了科学得当的治疗方案,第一时间控制住了病情发展,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关键时间。”患者在感谢信中的这句话,字字千钧,是对神经内科医生在生死线上与疾病赛跑、守护生命之源的最高赞誉。
温暖守护,润物无声
在神经内科NCU,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每日都在上演。对于脑干出血患者而言,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其专业性、细致度和人文关怀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与体验。
责任护士张琳琳在患者病情危重、身上布满各种监护线路和治疗管路的日子里,以其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极致细致的操作,完成每一次输液、每一次吸痰、每一次翻身拍背、每一次生命体征记录。她不仅严格遵循医嘱执行各项治疗,更时刻关注着患者的细微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
她深知,家属的焦虑与患者的无助。面对家属的担忧,她总是停下匆忙的脚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用专业的知识安抚他们焦灼的情绪。
“无论是日常的输液、护理,还是对我们提出的疑问解答,都格外用心,用专业的护理和温暖的态度,缓解了患者的不适与我们的焦虑。”感谢信中的描述,正是以张琳琳护士为代表的神经内科护理团队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她们的温暖,如同暗夜中的微光,给予了患者和家属莫大的安心与力量。
团队协作,铸就屏障
该患者脑干出血的成功救治,从来不是单打独斗的成果,而是整个团队协作的胜利。从接诊的医生、操作的技师,到执行医嘱的护士、进行早期康复介入的治疗师,神经内科的每一位成员都像是精密仪器上的齿轮,环环相扣,无缝衔接。
副主任医师李小龙博士表示:“华先生的感谢信,是对我们整个团队工作的认可。脑干出血病情危重,治疗过程如履薄冰,需要我们具备强大的应急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集全科之力为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正是这种团队式的专业与负责,“不仅治愈了身体的病痛,更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最终帮助华先生闯过了鬼门关,病情逐渐稳定并顺利转入普通病房,开始了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
这封通过12345热线传递的感谢信,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与肯定。它见证了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在守护生命中枢战场上的英勇与智慧,也见证了医患之间在危难时刻结下的深厚情谊。它激励着全体医护人员继续秉持初心,用医术与仁爱,为更多患者的大脑健康筑起最坚实的屏障。
王家华主治医师提醒:识别脑卒中信号,抓住黄金救治时间
借此病例,王家华医生也向广大市民进行了重要的健康科普:脑卒中(俗称“中风”)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脑干出血是其中最危重的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
一旦突然出现以下症状,应高度警惕脑卒中可能:
1. 微笑困难: 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2. 肢体无力: 一侧手臂或腿部突然无力或麻木。
3. 言语障碍: 说话含糊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 剧烈头痛: 突发前所未有的剧烈头痛,可伴有呕吐。
5. 眩晕与平衡失调: 突然行走困难、眩晕、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
6. 视觉变化: 突然一侧或双眼视力模糊或视物重影。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 王家华医生强调,“一旦出现上述任何突发症状,切勿犹豫或等待观察,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以最快速度送往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正规医院。像脑干出血这样的重症,早期识别和及时的专业干预是决定预后的最关键因素。”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 李湘君 | 通讯员:刘娟 李小龙
编发:王雪勤 | 编辑:刘俊炎
责编:何雯 | 审核:曾春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