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法治丨我市创新机制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走深走实

开栏语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依法、理性、有序表达诉求,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更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襄阳、法治襄阳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法治精神,持续推进我市信访工作法治化进程,本报今起开设《信访法治》专栏,报道我市在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方面的举措与成效,增强法治公信力。

近日,樊城区中昂祥云府项目举行交房仪式,首批300余套新房钥匙正式交到业主手中。这标志着我市“保交楼”重点攻坚项目终于圆满落地。“三年的等待终于画上了句号!”业主代表李先生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这背后,是市政府专班、开发商与施工方的合力攻坚。截至目前,全市纳入“保交楼”项目的房屋共计11023套,已成功交付7083套,有力化解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

另外,面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证难”问题,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积极运用“证缴分离”“查办分离”等措施,先后为全市111个项目、33001套房屋办理了产权登记证。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创新建立“4+2+1+N”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全过程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形成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督查落实的闭环体系,确保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法治化、规范化轨道高效运行。

服务优化“快速办”。健全滚动排查、日常交办、领导包案、督查问效机制,推动初次信访简易办、快速办,疑难积案“随有随消、动态清零”。

创新推行“一县一码”扫码投诉,将信访窗口延伸至群众家门口。严格落实“群众上网、局长盯网、干部下访”制度,引导群众就地就近、依法理性反映诉求,有效避免“初转重”“网转访”“信转访”。

依法终结退出,破解“终而不结”难题。成立专家库,出台操作规程,坚持信访事项“三到位一处理”原则,依法依规、公开透明评议疑难复杂信访事项,解决重复受理、终而不结的难题,一批长期信访的事项得到终结。

做实帮扶救助。发挥中央信访解困资金“四两拨千斤”效应,争取财政投入182.3万元,化解疑难信访事项48件,促使困难信访群众了结诉愿,回归正常生活,同时感受到信访有程序,也有温度。

市信访局表示,将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政治责任,通过全过程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全链条攻坚积案、全周期抓实安保、全方位建强队伍,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大局稳定,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襄阳实践提供坚实的信访保障。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芳通讯员:付佳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