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品工业的基层操作到技术研发的前沿,张恒楠用她的坚韧与智慧谱写了一个属于新时代食品科技人才的奋斗故事。作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食品专业2006级的优秀校友,她不仅在企业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还凭借自己的坚持与创新,成为了行业的先锋和榜样。张恒楠的成功,正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地企协同,课岗证融通,育训创一体”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
从基层岗位到研发主任:踏实肯干,实干成才
张恒楠,1988年12月1日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她从基层做起,进入果冻生产部门,立足生产一线。面对繁忙的生产工作,她始终保持踏实肯干的态度,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扎实钻研技术,提出并制定了80多项果冻类生产操作标准,成功解决了诸如生产效率低、质量难以保障等多个技术难题。
她的努力不仅为公司提升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还使她所在的班组成为公司各部门学习的榜样。正因如此,张恒楠被公司评为“集团公司典型人物”,并荣获多个荣誉称号。
技术创新,攻坚克难:以匠心为食品行业赋能
张恒楠并未止步于基础岗位的工作,而是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产品研发中。2012年,她转岗至研发部门,担任技术研发岗位。在这里,她不仅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还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深入生产线与研发室,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
在研发条状咖啡时,张恒楠连续一周驻守生产一线,解决了生产技术与配方上的难题;在脆脆冰新品研发中,她通过调整保温效果、搅拌转速和辅料添加方式,成功解决了蛋白质变性的问题;她还攻克了多项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难题,包括乳酸果冻沉淀、巧克力酱料析油、椰果口感的均匀性等。
通过她的持续创新与不懈努力,公司成功推出了29类40种新产品,占公司营业额的17%,每年为公司增收2亿元。她还参与研发了19种新设备,提升生产效率20%-30%,每年为公司节省300万的成本。张恒楠的技术成果,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团队共赢,知识传承:将成功经验转化为标准化
张恒楠不仅自己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她还十分注重团队的建设与知识的传承。她自主开发了研发流程标准化课程,并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无私传授给公司成员。她主导的研发流程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研发效率,减少了损耗,也有效提升了团队的整体技术水平。
作为一名团队的核心人物,张恒楠始终关注团队的成长与协作。她提出并主导完善的研发标准,使得团队在面对新产品研发时,能够高效组织、系统验证、迅速调整,推动公司科研创新的稳步发展。
牢记初心,党性修养与社会责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恒楠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发扬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在思想上,她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阅读《论党性修养》等重要著作,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在工作中,她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履行党员义务,带领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
此外,张恒楠也积极参与党组织的活动,积极投身于“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她不仅在工作中做表率,在生活中也关心同事、帮助新员工成长,通过“一帮一带”示范活动,带领团队成员共同进步,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奋斗荣光,勇立时代潮头
张恒楠的业绩,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工作成果,她的成功是拼搏、创新和责任感的体现,也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农学院专业培养体系的具体表现。学院始终坚持将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与互动,培养学子在实际岗位上进行技术积累与创新,正如张恒楠所展示的那样,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技术互通,最终成就了她个人的职业生涯,也为行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她曾获得多项荣誉,诸如“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劳动模范”、202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202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这些都印证了她在专业领域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杰出贡献。
【结语】
张恒楠的故事,是每一位襄职学子的奋斗榜样。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坚守初心,勇于创新,任何岗位上都能有所作为。正如她所说,“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学到真本事。”她的成就不止属于自己,更是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成果的一个缩影,见证了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成效。
通讯员:蔡舰 汪志涛
编辑:廖双玉|校对:王怡雯
责编:严巍|审核:刘德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