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作为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影响着我国数百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科学认知,市一医院举办了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普清带领专家团队,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进行了细致诊断。患者肖大爷今年75岁,几年前有手抖症状,查出患有帕金森,经过科学治疗,医生现场复诊,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患者肖大爷:“现在基本上就是没有进一步恶化,自理能力还可以,原来就是站时间长了都不行,真的是要感谢一医院。
医生介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帕金森病 患病率为1.7%,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数将达500万。作为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一旦患上帕金森,将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心理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很多患者没有及时就诊,从而耽误治疗,对此要引起重视。
市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普清:“帕金森病早期,主要是动作迟缓,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帕金森病主要是介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是会变慢,但是他跟同龄人相比,他的动作慢肯定是不相符合的,或者是表情减少,我们叫面具脸,早期还有嗅觉减退,睡觉说梦话,还有便秘也是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
医生指出,帕金森病目前虽无法根治,但规范治疗与全程管理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市一医院神经内科作为国家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建立了帕金森病的数据库,擅长中晚期疑难帕金森病诊治,受到患者信赖。
医生提醒,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服药,这样才能保证比较好的效果,如果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或者病程到了一定的程度,吃药如果出现副作用了或者效果不稳定了,可以考虑做手术治疗,就是植入脑起搏器。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陈俊 | 通讯员: 龚波 何贝贝
编发:李艳 | 编辑:李岚
责编:何雯 | 审核:黄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