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中考,襄阳三十一中老师来支招!

2024年4月23日11:00——12:00,襄阳市第三十一中学教师郑世勇、黄秋月做客《教育进行时》,就新中考及学科变化、如何备战中考、给家长的建议等话题和主持人陶子进行了互动。

黄秋月(左)  郑世勇(右)

节目中,郑老师谈到今年新中考数学的变化时说,根据最新考试信息、样卷以及模拟考试可以发现:中考仍然是依标命题,基础题和中档题占比较高,简单题基本不设置障碍,难度结构由6:3:1调整为7:2:1,回归课本,注重基础,关注知识间的联系。考试也体现了无情景不命题,重视知识的运用,强调综合与实践,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强调各学科知识间的综合运用。对于提分技巧,郑老师说,一是要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二是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三是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四是分配答题时间的习惯。

    黄老师是历史老师,她在节目中说,通过上次全省模拟考试题型来看,新中考下的历史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从分值和题型来看,襄阳市往年的历史中考试题总分50分,只从2023年才改到60分,但题型还是传统的设置,选择题每题1分,材料分析题有六个,每一题大概3个小题左右,每一小问分值非常细,基本是一个知识点1分。而新中考分值总分60分,选择题12个,每题2分,一共24分,剩下3个材料分析题加起来大概26分,每个材料题大概只有2小问,每一小问的分值很大,可能一个知识点的分值就可能达到2-4分;然后最后一个是论述题10分,这是襄阳考生往年没有遇到过的。尤其是最后的论述题,不再是简单地考察背、记的基础历史知识,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比例,提高了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既考查基础知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历史学科素养,更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学生在历史备考中要读思结合、提高课堂效率、课后提高作业质量、及时反馈以及保持良好的、正确的心态。

    对于家长最后的有效陪伴,两位老师同时提到,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以分数论成败,一味给孩子定目标提要求,要包容和接纳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是是非非,做好孩子的“情绪垃圾桶”。

直通中高考——襄阳市三十一中录音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

编辑、记者:陶玲

审核:陈方方  曾迅  周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