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张莉,主任播音员,襄阳广播电视台《今日播报》首任主持人,现为《说案明纪》《汉江创客》主持人。
各位朋友早上好,欢迎来到作风襄阳早读栏目【襄阅7:30】,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希望我们的文字能给你力量,早上听一听,一天好心情!一本书传奇襄阳,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故事里的襄阳……
襄阳人说“硬头撑”,并不是贬低人,而是说人有骨气,不服软。楚王熊绎就是这种人。
熊绎生在保康重阳,他的太爷叫鬻熊,爷爷叫熊丽,父亲叫熊狂。熊绎是个十分匪气的娃子,天不怕,地不怕,成天打架闹事,他的爹妈拿他没办法,只好请有威望的长老训斥,但都管不住他。大家私下议论,这娃子将来要么成大器,要么不成器。
熊绎喂了几只山羊和牛,成天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打野仗。沮水北岸和南岸小伙伴分成两帮,熊绎带着北岸的小伙伴打过沮水,把南岸的小伙伴打得喊爹叫娘。南岸的大人找熊绎的爹妈评理,熊绎少不了一顿饱打。熊绎又找来上下游的小伙伴,把南岸的小伙伴打得直喊“大哥”为止。这样,熊绎成了沮水沿岸的“娃子头儿”。
熊绎慢慢长大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匪气了,变得明理世事了。他把小伙伴们召集起来打猎,所得猎物送给乡里穷人和老人。人们对他的印象逐渐好起来。
有一天,乡里来了一个大官,骑着高头大马,宣布朝廷诏令,封熊绎为酋长。这一下沮水沿岸可炸了锅,没想到熊绎会当上官儿。原来当年熊绎的父亲和爷爷曾经帮助过周成王的叔叔姬旦,姬旦辅佐周成王时,把自己曾在荆山沮水避乱的事说给他听,成王听后大为感动。姬旦建议加封熊绎官爵,借此表达对熊绎父母的感谢之恩,这样,熊绎便得了子男的官衔。
熊绎被封子男后,每年都要到周朝去开盟会,但是周朝的人安排他打杂,烧水,劈柴,瓮火,受到羞辱、奚落,使他非常恼火。熊绎回到荆山沮水,把受屈辱的事对大家一说,大家都恨得咬牙切齿。熊绎说,都怪我们太穷,要发愤图强,干出个样子叫他们看。
熊绎生活的这块土地荆棘遍野,“荆”和“楚”是同一种植物,人们就把熊绎管辖的地方叫“荆国”或“楚国”。
熊绎是个硬头撑,他不理会朝廷了,埋头跟大家一起砍荆棘,挖生田,种庄稼,一心想富起来,强起来。熊绎这种硬头撑脾气和发愤精神,后人就有记载说“筚路蓝缕”,意思就是“艰苦奋斗”。
主办单位:襄阳市作风办
运营单位:襄阳广播电视台
来源:襄阳市文旅局 《故事里的襄阳》
(搜集整理:宋进潮)图/视觉中国
编辑:彭梦迪 审核:王大春
终审:江伟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