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夏诗荷雨村:人人书写“诗情画意”

航拍的夏诗荷雨村。 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 摄

村民议事。 全媒体记者 江旭东 摄

全媒体记者 姜雁冰 通讯员 李雯艳 周娟娟 张子纬

正值农闲时节,而在老河口市袁冲乡夏诗荷雨村,一派忙碌景象。培路基、建民宿……这个闻名周边的水库坝上小村,正经历一场巨变。

过去,这个由河流冲积而成的村落因交通不便,缺少主导产业,是个“靠天吃饭”的全省重点贫困村。如今,该村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号角下,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修公路、建民俗、发展产业,成为村庄美、百姓富、生态好,吸引周边游客慕名前来打卡的美丽乡村。

赓续红色血脉,建设美好幸福家园。夏诗荷雨村蝶变的密码在哪儿?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清林告诉记者,是党委政府领导、全体村民参与的结果。

听民声 下沉一线了解群众需求

“各位父老乡亲,趁晚上大家都在,把大家召集起来,针对前段时间入户调查了解情况制定的‘七张清单’,请大家议一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今年9月25日晚,在夏诗荷雨文化广场,随着“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专班负责人付建忠的声音落地,“乡村坝坝会”打破了昔日乡村的宁静。

据介绍,这是“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专班进村以来、下沉一线了解群众需求的一个缩影。

付建忠告诉记者,为了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他们工作队背着铺盖卷儿进了村,在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的同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利用茶余饭后,进村入户访民情、倾听百姓呼声。

“上门次数多了,人熟络了,说话不再藏着掖着。”付建忠说,工作专班根据收集的情况,探索制定了人员台账、产业发展、“两基”实施成果、民意需求等“七张清单”,并通过线下“昼访夜谈”、线上“云走访”的形式,对该村169户541人进行了精准“画像”。经归纳整理,梳理出15项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当即推进解决措施。

汇民智 广泛征询产业发展建议

这几天,听说要把闲置下来的民房改造成民宿,村民高兴华便找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队员郑红雷想问个究竟:“我家房子拿出来做民宿,谁来投资,收益咋算,产权归谁……”

“由专业旅游公司投资。把你的房屋改成民宿,采取的是流转方式,流转的宅基地始终是你们的,经营权为20年……”郑红雷一一作答。

付建忠告诉记者,夏诗荷雨村是鄂北特委五县暴动会议旧址所在地,国家大型水库孟桥川水库三面环抱,引丹大渠从村前流过……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位于夏诗荷雨村三组的“旅行家”小院项目正处于工程收尾期。据该项目投资人童俊介绍,项目建成后,将与丹丘秘境、油画小院、时光邮局构成一体……

“为把我们村打造成红色名村、旅游名村,让村民在小康路上持续增收,我们以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广泛征询民意,先后动员73名在家青壮年、4名能人回乡创业。”王清林说,按照夏诗荷雨村“打造连接南水北调渠首的红色旅游名乡”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目前村级旅游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形式不断增多,品位不断提升,人气不断集聚,涌现出一批经营主体、行业品牌,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和新增长点。

聚民力 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今天召集大家来有几个议题,第一个是二组、三组的路肩培土问题,第二个是通往三组的公路上有一个涵管太细……大家商量一下,看咋解决。”11月3日下午4时30分,12名村民代表聚在夏诗荷雨村会议室。召集人王延红的话音一落,与会代表纷纷发表意见。

“路肩培土扩宽,对大家来说是好事,大家应该出力。”今年76岁的王久贵率先发言。“这两个地方坡陡路弯,需要垫的土方量大,建设先砌挡墙再培土,这样省事不说,还能解决根本问题。”老党员王六姐说,“至于环岛观光路的路基问题,建议大家都来参与。”

据王清林介绍,这是该村探索群众参与自治而召开的一个议事会现场。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专班的帮助下,夏诗荷雨村通过细化事务、厘清职权、建立规章,将村务监督、议事协调、卫生管理、工程监督、治安巡逻、志愿服务等10余项基层治理职能纳入群众共谋共管的范畴。

目前,该村结合村民意愿和各自特长,成立红白理事会、“紫薇花开”志愿服务队、建筑装修互助组等4个村级自治组织、4个兴趣小组、2个集体经济组织,搭建了自治管理平台,激发了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管理热情。

同时,该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驿站等平台,设立了6个党员中心户和5个群众中心户,构建“村党支部+中心户+群众”体系,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渠道,凝聚共管共治合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