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被买卖的公民个人信息竟有4亿余条!真相在这里

先来举个例子。

今年4月底,李先生准备购买房子,可当他准备去银行办理购房贷款时,却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其名下有一套房产,并且该房产与一张信用卡捆绑在一起,如今这张信用卡被人恶意透支,产生了不良记录无法办理贷款。“这套房子不是我的,我也没有办理过信用卡”!李先生很着急,因为这将给他引来非常大的麻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个人信息被人冒用。

个人信息至关重要,湖北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情况又如何呢?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主要有两个源头

1、单位“内鬼”利用职务之便盗取客户信息

2、黑客直接入侵网络

庞大的地下黑市如何运作

个人信息被“内鬼”或黑客变卖,形成庞大的地下黑市。这个地下黑市复杂到什么程度?从信息盗取源头到非法使用信息的电信诈骗者中间,会有七八个销售环节,大量“信息贩子”生存其中,每次转手都可赚取差价。至于定价,则根据信息新旧和客户潜在价值而天差地别,一条崭新的客户信息可被炒至5元,而被多次转手的旧信息每条仅卖0.1元。

严厉打击,整治违法犯罪人员

为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有效遏制其蔓延势头,湖北公安机关今年4月起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行动。通过行动,整治了一批问题突出的网络服务商,查处了犯罪链条上的违法犯罪人员。

宜昌   警方斩断一条个人信息黑色交易链

从一条信息买卖线索入手,挖出一个从事网络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交易链条。9月9日,湖北省公安厅及宜昌市公安局披露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

案件还原:

5月25日,当阳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在网络巡查中发现,余某有购买公民个人信息重大嫌疑。  

去年9月至今年5月,余某通过网络多次与卖家涂某等5名上线联系,购买公民个人信息9.3万余条,通过支付宝付款4502元。余某利用购买的股民信息,通过打电话等方式给股民推荐股票,非法获利10167元。   

而余某主要上线涂某,自去年7月来共向全国多个买家贩卖公民个人信息200余万条,非法获利41万元;涂某的直接上线杨某,自2014年9月来共向全国多个买家贩卖公民个人信息1100余万条,非法获利220万元。杨某“上线”则来自一个作案团伙,该团伙涉案资金超过300万元。    

案件进展:查实证据后,当阳市公安局依法对余某采取强制措施。同时又查出余某“上线”涂某等人,并在四川成都将嫌疑人抓获。目前此案在进一步侦办中。

荆门   反诈中心4个月制止诈骗126起

案件一:

8月1日中午11时50分,屈家岭管理区一家公司会计报警,在公司工作QQ群中,被人以冒充领导要求转账的方式诈骗47.8万元。该中心接警后,火速展开核实、追踪、止付等操作。12时30分,转入嫌疑人账户的47.8万元被冻结,犯罪嫌疑人没来得及转走1分钱!

案件二:

8月26日11时35分,犯罪分子通过发布虚假刑事通缉令对沙洋县准大学生黄某实施诈骗。反诈中心通过警综平台查找受害人信息,与受害人辖区派出所联系,民警立刻与小黄所在村委会联系。12时25分,派出所民警在银行将正要汇款的小黄找到,成功止付。

当天14时56分,反诈中心再次收到消息,犯罪分子欲以同样方式对京山县戴某实施诈骗。派出所民警立即联系银行工作人员,并于15时10分赶到银行,在与戴某沟通后,成功止付。

    犯罪活动需严厉打击,而同时,每一个普通公民都应该自觉的、有意识的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快递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电话、住址,车票、机票上印有购票者姓名、身份证号,购物小票上也包含部分姓名、银行卡号、消费记录等信息。不经意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提醒:对于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妥善处理好。

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

银行、移动或联通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会将暂存在复印机硬件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提醒: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XX用于XX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不在微博、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

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地说出或者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多网上伪装身份实施的诈骗,都是利用了这些地方泄露的信息。

提醒:在微博、QQ空间、贴吧、论坛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

微信不要加不明身份的好友,慎在微信中晒照片

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晒的孩子照片包含孩子姓名、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有些人喜欢晒火车票、登机牌,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进行模糊处理,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个人信息泄露行为。

提醒:晒照片时,一定要谨慎,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要通过设置分组来分享照片。

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

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无线网络)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是,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提醒: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