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襄阳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这里是作风襄阳微信公众号早读【襄阅7:30】,襄阳是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名城,文化是襄阳的特色。这里有着说不完的传说、看不完的遗迹。这里的每一条小街巷,都藏着等待你探寻、回味的故事传说。《作风襄阳》微信公众号从10月19日推出《有故事的路》,为您讲述襄阳大街小巷的故事。
主播:吴骏,襄阳广播电视台《襄阳新闻》、《来说天气》主播。
上一篇:【襄阅7:30】距今2000多年!这口小井见证襄阳建城,位置就在……
《有故事的路》一起来听故事。今天来说说昭明台旁边的铜鞮巷。大诗人李白的《襄阳歌》中曾唱到,“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说的就是铜鞮巷。不过,铜鞮巷真正出名的时间更早,而且还与一位从襄阳走出去的皇帝有关。
在襄阳古城,昭明台是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人们都知道它是为纪念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而建,其实在昭明台以东,有条看似不起眼的小巷子——铜鞮巷,其实也与南朝的一位皇帝有关,他就是萧统的父亲——梁武帝萧衍。
襄阳文博专家张靖介绍,铜鞮巷的历史比较早,应该始于南朝时期,与当时的梁武帝萧衍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萧衍当时镇守襄阳。
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萧衍曾被委任为雍州刺史,负责管理襄阳、南阳、随州等地,而他的办公地就在襄阳城。当时,南朝齐皇帝萧宝卷骄奢淫逸,萧衍想讨伐他,就在襄城檀溪一带练兵。史料有记载,说萧衍多伐竹木沉到檀溪里面,然后造船,在襄阳积蓄了很大的力量,最后就兵伐扬州。
萧衍出兵前,襄阳城民间流传着一首童谣,唱的是“襄阳白铜蹄,反缚扬州儿”,有学者认为,这是萧衍在为攻打南齐而造的舆论。
襄阳文博专家张靖表示,“扬州就代表江南、江浙这一带的达官贵人,这是流行襄阳的儿歌,其实非常切实萧衍的心态,因为齐很腐败,他也想起兵推翻南朝齐,这首儿歌顺天意的意思。”
公元502年,萧衍带兵攻下南京,成为了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襄阳民俗学者李治和说:“我们襄阳人到别处当皇帝的,除了刘秀,就是梁武帝萧衍,到南京去当皇帝。”
萧衍称帝后,将襄阳出生的长子萧统立为太子,萧统虽然30岁就英年早逝,没当上皇帝,但他才华横溢,主持编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史称《昭明文选》。其实,不仅是萧统,梁武帝萧衍也很有文采,他称帝后对镇守襄阳时的那首儿歌进行了改编,创作了新乐府诗——《襄阳踏铜蹄歌》,又叫《白铜鞮歌》,让宫廷乐队来歌唱它。
就这样,《白铜鞮歌》从民间走进宫廷,传唱天下,襄阳也因此名声大振。后来,襄阳人把昭明台东边这条巷子命名为铜鞮巷。
铜鞮巷巷牌
无数到过襄阳的文人墨客为铜鞮巷赋词作诗,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襄阳歌》就有这么一句“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更是锦上添花,为铜鞮巷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今日播报、云上襄阳
首席记者:汪洋
编辑:彭梦迪 | 校对:金芳
审核:杜红丽 | 终审:江伟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