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南漳人丨天府之国,正在壮大的南漳力量

在“天府之国”四川成都,活跃着众多来自南漳的创业者。他们大多出身草根,从零起步、从打工干起,能吃苦、勇拼搏,在“筚路蓝缕”中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秦政,南漳县东巩镇石峡坪村人,80后,今年是他来成都打拼的第11个年头,现在是四川忠恒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秦政说:“今年,就目前来说比去年好一些,包括昨天我们都才挖了个人,定了机票过来。一个技术人员。”

现在,秦政的公司已经小有规模,但说起打工之初,他恍如昨天。2008年秦政到广州一家建材公司打工,被派到成都开拓新兴市场。

由于秦政能吃苦,又为人实诚厚道,业绩十分突出,一年的时间就晋升为公司的西南大区经理。

2017年初,他看准西南地区的建材需求很大,毅然离职,成立了“四川忠恒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凭借着自己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人脉资源,秦政每天不辞辛苦的跑业务、找项目。

秦政说:“主要还是第一个你有市场,有市场之后哪怕说资金不是很雄厚,你可以去拉资金过来。”

创业当年,秦政的公司就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2018年,公司在全国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仍实现产值五千多万元;今年,公司有望实现产值七千万元。现在公司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秦政也在为今后更好的发展进行谋划。年产值1个亿,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我们现在正在计划,在一个工业园,离这儿有上十公里,这儿的厂房还是租的厂房,那边买了块地准备自己建一个。”

现在在成都小有成就的秦政,离开家乡也有十多年了,但他仍时时牵挂着家乡。他说,如果条件成熟,配套设施完善,有回南漳发展的想法。

重乡情、能吃苦,敢闯敢拼、成熟稳重,这些秦政身上的标签,也是更多闯天下“南漳人”身上的优秀精神。

邓钧月,一个女汉子式的东巩人。在成都从最底层的清洁工、售货员做起,成长为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高管,然后与丈夫自主创业,现任四川宏阳建设工程公司董事长,承建了包括地铁、高速、高铁等众多大型工程项目。

刘松,九集镇岳畈村人,30岁出头,成都藏鑫源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

郑玉山,李庙镇全家湾村人,成都市传承生物科技公司总经理。

他们从零起步,敢打敢拼,涉猎文化传播、生物科技、古玩拍卖等多个领域,生意都做得风生水起。

天府之国,正在壮大起一股强劲的南漳力量。他们的精神,也鼓舞、激励着每一个南漳人。

张友如,南漳县板桥镇雷坪人,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家居设计工作。2013年,因为打工的工厂不景气,他被迫下岗失业。这个时候的张友如,非常迷茫,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朋友和妻子的鼓励,最终他踏上了自主创业这条艰辛而又充满挑战的追梦路。凭借着之前做设计累积的经验和基础,他的创业一直比较顺利。

(张友如夫妇)

2017年,根据国家政策,家居工厂的排污环保设施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才能够继续生产。许多小工厂因此选择了退出。张友如一度也犹豫不决,因为环保改造升级,需要投入大额的资金。

上设备,做水晶漆,安装环保监测设备,办排污许可证……张友如踏踏实实地进行环保改造升级。他甚至觉得,这可能是自己做强做大、做正规的一个契机。

张友如:“因为最开始我们的判断,因为我们是在园区,然后各证已经办了,对企业来说生意会越来越好,这是我的判断。去年有很多厂在缩,但是我去年是扩了两层,又投入。”

那些没有改进环保设备的小工厂,慢慢的都关闭了,反而是张友如的家具厂蒸蒸日上,如火如荼。2018年工厂年产值近4000万元,还增加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面积,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

现在,张友如和妻子更忙了,回家乡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但在他们梦中,时不时还会回到熟悉的老家。

(家具样品)

张友如说,他的几个朋友回来考察过南漳的投资环境和项目,他因为当时有事耽搁没有回来,但大家都想为家乡做一份事情。

与张友如一样,武安镇双柏树村人王剑峰,在成都从事家具生产行业已经有了25个年头,现在是成都市天海家具公司总经理。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在当地家具行业已经颇具影响力,并且有了回漳投资、回报家乡的打算。

(家具样品)

5月8日,在成都举办的产业招商会上,王剑峰代表公司签下了回南漳投资发展的项目协议。

天府之国,正在壮大起一股强劲的南漳力量。这些“闯天下”的南漳人,重乡情、能吃苦,敢闯敢拼、敢想敢干,他们这种优秀的精神,也正鼓舞、激励着每一个南漳人。

原文:天南地北南漳人丨天府之国,正在壮大的南漳力量(上)

天南地北南漳人丨天府之国,正在壮大的南漳力量(下)

编辑:苏琦琦 / 校对:杨振华

责编:周群 /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