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农业产业扶贫怎么做?依据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引导贫困群众围绕特色种养业、有机产业、就地加工业、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高质高效产业,选准产业、找准门路,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努力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实现快速脱贫、长效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农业部门以及各级工作队的重要职责。
以下七大重点产业,人人可参与,各个都有广阔前景,如果您感兴趣,一定要仔细看,都是干货。
一、虾稻共作
发展目标:
以发展无公害、绿色小龙虾为重点,推行“稻虾共作”农业高效种养模式。2018年,全市建设“稻虾共作”基地10万亩, 2019年达到20万亩,2020年达到30万亩。
重点工作:
(1)繁育示范基地建设
(2)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
(3)龙头企业建设
(4)标准体系建设
(5)协会(合作社)建设
(6)“互联网+小龙虾”建设。
效益分析:
1、稻田养虾多以40亩左右的稻田为一单元,稻虾生产投入每亩均摊2030元左右。
2、水稻单产400公斤左右,因稻虾共作基本上不用化肥、农药,产出的稻谷成了绿色生态稻,价格会达到6元/公斤以上,收入2400元;
3、亩龙虾收获100公斤左右,田边统货价格40元/公斤,收入4000元左右,亩总收入共计6400元,纯收入4370元。
4、每亩比麦稻两季(纯收入1000元左右)增收3370元。
5、全市发展10万亩稻虾共作,共计增收3.37亿元,全市368万农村居民人平增收90元,30万亩人平增收270元。
政策支持:
襄州区:
扶持养殖户购买小龙虾养殖保险,保费政府、养殖户各承担50%。注:享受上述政策,可到当地农业部门据实申请。
樊城区:
建立2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小龙虾标准化基地,按照500元/亩/年的标准进行以奖代补。
枣阳市:
财政拿出500万元,对集中连片养殖规模达到100亩以上的基地进行补贴,每亩最高补贴500元。
谷城县:
对面积100亩以上的每亩补100元,500亩以上的每亩补200亩,1000亩以上的每亩补300元,上不封顶。
南漳县:
2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在完成土地流转的基础上,优先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生产基地标准进行免费建设;对于连片养殖大户给予每亩20元奖励;对于新发展的面积超过20亩连片“虾稻共作”基地按每亩4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对带动贫困户发展的经营主体,由扶贫部门给予每亩500—1000元小额免息贷款。
保康县:
对流转土地100亩以上发展小龙虾的,每亩补贴200元;带动精准扶贫户发展3亩以上的,奖励合作社2000元;贫困户当年在合作社务工收入1万元以上的,奖励合作社2000元;合作社还可享受30—50万元贴息贷款补贴。
二、襄阳高香茶
1、现状 :2017年,全市茶园统计面积36.76万亩,实际可采摘面积15万亩;茶叶综合产值合计38.79亿元。我市茶叶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三低一单”,即:茶叶机械化生产水平低;茶叶采摘利用率低,以春茶为主,夏秋茶很少;茶园生产效率低,每亩平均收益仅为2000元左右;一单就是茶叶品种结构单一,主要生产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很少。
2、发展目标:用3—5年时间,全市新建15万亩茶园,改造老旧茶园20万亩,将全市茶园面积扩大到50万亩,全部实行机采,加工绿、黑、红茶,茶叶总产可达5万吨,茶产业综合收益可达100亿元。
3、六大建设:(1)茶园基地建设;(2)龙头企业建设;(3)标准体系建设;(4)品牌体系建设;(5)服务体系建设;(6)茶旅融合建设
4、效益分析:全市建成50万亩高产优质高效茶园,新增15万亩茶园亩均增收5000元,计增收7.5亿元;改造20万亩老旧茶园亩均增收3000元,计增收6亿元;改造20万亩老旧茶园亩均增收3000元,计增收6亿元;茶旅融合建设可实现年收入3亿元;茶产业累计增收达21亿元,三个山区县农民人均可增收2080元。
5、政策支持:
(1)国家现代农业专项支持:每个县1000万元。
(2)国家茶叶标准园建设:每个50万元。
(3)国家茶园有机肥替代计划:每个县600--1000万元。
①茶苗补贴:借鉴外地做法,所需茶苗的费用,建议由市县两级财政各承担50%。
②三年生长期补贴:栽苗后连续三年,经验收合格后分别给予不低于500元/亩/年的生产管理费补助。建议市县财政各承担50%。
③合作社奖补:建议对年辐射带动农户50户以上、农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的合作社,给予2万元的奖励。
④提档升级奖补:建议对实施机械化作业及建设茶旅融合项目、面积2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每亩奖励100元。
⑤专项建设奖补:我市南漳、保康、谷城争取到的省级现代农业专项建设项目各1000万元,从2016年起,连续三年,可用于茶产业发展。
三、襄阳牛肉面
1、发展目标:通过3—5年,全市争取走出去6万人,开办5万家襄阳牛肉面馆。2018年计划走出去8000人,开办8000家牛肉面馆。
2、政策支持:
(1)免费培训。
(2)创业补贴。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经营满1年后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
(3)租赁场地补贴。经营满1年后的,按每平方米200元,连续3年据实给予经营者本人创业场地租金补贴,每年最高不超过5000元。
(4)带动贫困户补贴。凡经营襄阳牛肉面的个人和企业,当年新录用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与其签订劳动合同1年以上的,按每人给予一次性就业补助1000元的标准,补贴给经营襄阳牛肉面馆的个人和企业。
(5)5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财政部门第1年给予全额贴息,第2年贴息2/3,第3年贴息1/3。
(6)从2018年开始,襄阳农商银行、襄阳建设银行各给予2亿元授信额度。
(7)耗材补贴。市级财政按300元/人的标准给予培训机构实训耗材补贴。
注:参加牛肉面培训可到各县(市、区)农业或人社部门报名;享受(1)-(5)项支持政策可到各县(市、区)人社部门对接;享受第(6)项支持政策可到各县(市、区)农业部门对接;第(7)项政策以县(市、区)为单位到市财政局申报。
四、有机产业
政策支持:
(1)汉江产业基金有机谷建设子基金,市级拿4000万元,四县(市)各配套1000万元,合计8000万元,通过“银政担”方式使用。
(2)有机谷专项奖励资金,市级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对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四县(市)“五大工程”建设成效进行以奖代补。
五、农村电商
1、现状
全市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个(枣阳、保康),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1个(宜城);已建成县域电子商务运营中心12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53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1515个;共35 个企业自建营销平台,716个企业入驻第三方平台;2017年全市农产品线上销售额30.11亿元。
2、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农村信息进村入户覆盖10个县(市、区);共培育20个电商产业园(其中南保谷三县各3个)、45个交易平台、1000个经营主体;农产品线上交易额达91.8亿元,年均增长45%,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6%。
3、工作重点
4、成功案例
(1)南漳长坪镇农民赵德海,每年网销土蜂蜜20余万元,由“上访名人”变成“电商名人”。
(2)2017年,宜城楚大鸭业的松花皮蛋网上日销额达40多万元,公司的五香卤蛋等10多个系列品种在各大平台上热销,网上实现年销售收入近2亿元,盈利800万元以上。
5、政策支持
六、特色农产品就地加工
1、现状。
过去因产量规模小、销路不畅,没有形成产业,2017年的销售额5000多万元(主要线上销售柿子2000万元,线下熏腊制品1800万元、淹制品160万元、土蜂蜜1200万元)。目前,借助网购、休闲旅游热潮,已经成为消费者青睐、市场旺销、效益可观、增收明显的好产业。
2、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主要在山野菜、柿子、熏腊制品、淹制品、土蜂蜜等地域特色明显、质量有机、适合小型加工的产品上下功夫,实现销售3亿元,形成特色产业。
3、重点工作
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1、重点工作
2、政策支持
全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县奖励资金1000万元。县(市、区)得荣誉,4-6家参与演讲、答辩企业分享奖励资金。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