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之美,美不胜收!



南漳,地处江汉平原与荆山山脉的结合部,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故事的源头,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八百里金南漳”的美称。



这里有湖北首个“中国景观村落”;这里有座堪称整个亚洲规模最大的古山寨,曾被《中国国家地理》专栏报道;这里更有众多美景、美食,就等你来!

01

山清水秀

在这荆山深处

有四大水系、四十八大泉、七十二口堰

可谓水绕青山山绕水

山浮绿水水浮山

漳河源



漳河源景区位于南漳县薛坪镇西南部,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是湖北省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山高、林深、树密,溪水清澈,气候宜人,春天有花,秋天有果,夏可避暑,冬可赏雪。可谓是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荆山孕育的天然氧吧。

香水河

香水河,位于襄阳市南漳县薛坪镇镜内,有国内罕见、湖北独有的七彩瀑,一波三折如绸似缎的三叠瀑,展翅凌空搏击的飞鹰瀑,形象逼真的金鱼戏水、碧青湛绿的青潭……

在这里,一瀑一重天,一步一处景,“楚天九寨沟”的美称真是名不虚传。

02

古山寨

这里有目前已发现的国内最大的古山寨群落

在莽莽苍苍的荆山山脉里

有1000多座古山寨

阎家寨云海 雷声国摄

其中春秋寨、卧牛寨、青龙寨被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牛山寨更被建设部《中国城市网》总编辑罗亚蒙研究员评价为“全国乃至整个亚洲规模最大的古山寨”。

这些山寨雄踞在群峰之巅,扼守着兵家必争之地。它们全部由石材构建,寨子里鳞次栉比的石屋,全都没有屋顶。

春秋寨

春秋寨是目前所知的襄阳市第一大古山寨,也是亚洲第二大古山寨,目前已经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远远望去,山寨建在一座呈南北走向的山脊上,宛如一段长城横亘于山顶。一条河绕山而流,使这座山东、西、北三面环水,犹如一个半岛,只留下南面与陆地接壤。

陶家寨

在南漳县境内,以陶氏命名的山寨共有3座,即今板桥镇老湾村的雷竹湾陶家寨、城关镇黄垭村沐浴陶家寨、巡检镇文家垭村陶家寨。

陶家寨与其他山寨一样,可传递信息,可告知百姓来兵进退、是聚是散,在非常时期是陶氏宗亲及当地老百姓躲兵避乱的藏身处、庇护所。

03

古村落

南漳不仅古山寨众多

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古村落

五彩缤纷的田园风光

敦朴厚重的古村文化

静守时光,以待流年……

漫云村

云雾从河水中冉冉升起,在峡谷间蒸腾缭绕。人行山道犹如漫步云端,因此被称为“漫云村”。漫云村被评为湖北首个国家级景观村。

垒石为基,夯土为墙,伐木为梯,这是漫云村的典型建筑风格。虽然看起来简陋,却透着原始的自然美。

灰瓦、青砖、飞檐、画壁,光亮的青石板街道。村里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民居有14栋,是沮漳流域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

麻城河

麻城河并不只是一条河,还是一座古老的村落的名字。它隶属于南漳县东巩镇,位于凤凰山寨脚下,全村面积为9平方公里。


这里古韵悠悠,历经岁月却依旧美好如初;这里遗世独立,深藏闺中始终不张不扬;这里山清水秀,光听名字就让人好生向往……

04

荆山民俗

南漳的民俗可谓多种多样

而又极富地方特色

在美术、音乐、舞蹈、戏剧

四个领域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呜音喇叭


呜音喇叭原为楚国宫廷音乐,现主要盛行于南漳县巡检镇峡口及保康接壤地区,是楚文化仅有的活态遗存,因而史学界称为楚乐的活化石。2008年,南漳县《呜音喇叭》被文化部收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巩高跷

南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因此踩高跷之风尤其隆盛。尤其是东巩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高跷之乡”。2006年,“东巩高跷”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东巩高跷分为“文跷”和“武跷”两种。文跷注重扭、摆、说唱;武跷侧重特技造型表演。


05

美食担当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热情好客的南漳人炒几样儿好菜

掂到脚儿待客只为

让这“金山银水”长流在你的心间!

猪油饼

南漳猪油饼,最早从随州传入,到目前已经有百年历史,是经炭火烘烤而成的面饼类小吃,在经过改造的四轮手推车上制作而成,因简单便捷、酥脆可口深受老百姓喜爱;

南漳八大碗

“南漳八大碗”有八大类二十八道菜,以本土农家菜为原型,采用“蒸炸闷酥煎煮炒”等方法精心打造而成。 “八”为吉利数,讲究四方桌加四板凳、八人席、八大碗、八筷、八杯,是民间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用来款待嘉宾贵客、或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时的传统美食。

南漳的风景令人心动

南漳的底蕴更是令人叹服

并不是只有远行才能叫旅行

其实,美景就在身边

期待在南漳与你的不期而遇

遇见最美好的时光、最美好的自己!

编辑:彭梦迪

责任编辑:姚城

审核:曾雄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