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零点通车!收费标准确定


1月13日

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
改建工程项目通车仪式
在卧龙收费站举行


该路段将于1月15日零点正式通车
襄阳卧龙收费站
也将从1月15日零点开始

收费试运营



207国道襄阳段改建工程



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改建工程项目,是湖北省“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是襄阳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项目起于襄州区黄集镇,在宜城市小河镇顺接现状207国道,途经襄州、樊城、襄城、南漳、宜城5个县(市、区)总投资69.57亿元,全长96.178公里,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全线共设桥梁52座,4处上跨高速、3处上跨铁路、3处下穿铁路,1座大跨径独塔斜拉特大桥梁,共有互通4处、服务区2处和收费站1处。通车后,市民朋友们从樊城区开车到宜城市仅需一小时



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隆中大桥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全长4454米,主桥长660米,建设为双向6车道,"H"型主塔高201米,是汉江最高的桥塔,是国内最大跨径组合梁独塔斜拉桥。


桥面设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大桥两侧还设有人行梯道,可供行人上下桥过江通行。



此外,项目设置马集、牛首、隆中、九集4处互通式立交,与周边路网相连。通车后,将缓解城区南北向货车过境的通行压力,有效化解城区堵点。届时,通过隆中大桥,从襄城区卧龙镇到樊城区牛首镇仅需5分钟,大大提升通行效率。


卧龙收费站



卧龙收费站位于襄城303省道卧龙镇,共建设20条收费通道,设有ETC通道和人工通道,是湖北省普通公路最大的收费站。



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207国道

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设站收费的通告

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已建成通车,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设站收费有关事项的批复》(鄂政函〔2025〕1号)有关精神,批准设立襄阳卧龙收费站。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收费时间

自2025年1月15日零时起开始试运营收费。

二、收费对象

对通行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的机动车辆收取通行费。

根据有关规定,对通行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的军队、武警部队车辆,公安机关在辖区内处理交通事故、执行正常巡逻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统一标志的制式警车,按国家规定享受绿色通道政策的车辆,国家规定的重大节假日免交通行费的小型客车,以及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车辆,免交车辆通行费。

三、收费性质及标准

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为政府还贷性收费公路,所收取的车辆通行费属行政事业性收费,通行费收入全额上缴财政,纳入地方部门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费标准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设站收费有关事项的批复》(鄂政函〔2025〕1号)执行。

附件:

1.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车型分类收费标准

2.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载货类汽车计重收费标准

襄阳市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2日


↑上下滑动查看↑


由于采取政府发行债券,建成后收通行费偿还债券本息的模式建设,该路段通车后为政府还贷性收费公路,所收取的车辆通行费属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客车通行费按10元/车次、15元/车次、25元/车次、35元/车次共4类执行;


载货类汽车计重收费按基本费率3元/吨次执行(具体收费标准附后)。


收费期暂定20年,自通车收费之日起计算。




207国道襄阳卧龙收费站

开通试运营答记者问


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和市人民政府决定,207 国道襄州至宜城段于 1月15日正式通车,襄阳卧龙收费站同步从1月15日零点开启收费试运营。现就市民关心的问题,由襄阳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为大家进行解答。

问:请介绍一下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改建工程的基本情况。

答:207国道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中二湛通道的关键部分,也是湖北省连接“襄阳都市圈”与“宜荆荆都市圈”的重要通道,在我市境内全长119.7公里。此次改建的襄州至宜城段起点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的襄州区黄集镇长王集村,沿既有207国道加宽并改移,途经襄州、樊城、襄城、南漳、宜城5个县(市、区),止于宜城市小河镇刘家营与现状207国道相接,全长96.178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于2021年5月开工,2024年11月完工。该项目通车后,极大地缓解了襄阳市内交通与过境交通的相互干扰,显著提升国道通行能力和路网整体运营效率,有力推动襄宜南一体化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增强襄阳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力。

问:为什么要对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设站收费?

答: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改建工程的建设资金来源于交通运输部车购税补助、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般债券及地方政府自筹。2018年10 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改建有关问题的复函》(鄂政办函[2018]93 号)已同意该路段按收费公路模式建设。2025年1月,《省人民政府关于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设站收费有关事项的批复》(鄂政函[2025]1号)批准设立卧龙收费站,对过往机动车辆收取通行费,专项用于偿还项目建设专项债券本息,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合理回收与再利用,保障公路的持续良好运营。

问:设站收费的法律法规依据是什么?

答: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设站收费主要依据《公路法》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公路法》第五十八条明确国家允许依法设立收费公路并控制其数量;《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了建设收费公路应符合的技术等级和规模,本路段符合其中一级公路连续里程50公里以上的要求,依法依规实施收费。

问:卧龙收费站何时开始运营收费?收费标准和期限是怎样的?

答:依据《省人民政府关于207国道襄阳市襄州至宜城段设站收费有关事项的批复》(鄂政函[2025]1 号)及市政府决定,卧龙收费站自 2025 年1月15日零点起收费试运营,暂定收费期限为20年。客车按车型收费,分为10元/车次、15元/车次、25元/车次、35元/车次4类;载货类汽车实行计重收费,基本费率为3元/吨次。目前,市交通运输部门正在此收费标准基础上,积极申报差异化收费政策,若获省人民政府批准,客货车通行费用将大幅降低,我们会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问:收费管理体制是如何运作的?

答:襄阳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作为项目法人单位,全面负责项目建设及收费运营管理工作,确保收费过程规范有序、公路设施维护良好。襄阳市交通运输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收费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保障公众权益。我们已对公开招聘的收费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和考核,他们已正式上岗,将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

问:通行费收入将如何管理和使用?

答: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属于政府还贷性收费公路,所收取的车辆通行费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收入会全额上缴财政,纳入地方部门预算,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除用于公路管理和养护费用(从财政批准的车辆通行费预算中列支)外,其余资金将全部用于偿还专项债券本息,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推动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问:有哪些车辆可以享受免收通行费政策?

答:根据相关规定,军队、武警部队车辆,公安机关在辖区执行任务的制式警车,经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车辆,免收通行费。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及运输车辆、整车合法装载运输全国统一《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内产品的车辆也可免交。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及法定节假日连休日期间,7座(含 7 座)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2025年春节免费时段为1月28日(农历除夕)至2月4日(农历正月初七),以通过收费站时间为准。

问:收费方式有哪些?

答:我们提供三种便捷的收费方式,分别为 ETC、非现金支付(银联二维码、微信、支付宝)和现金支付,司乘人员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快速通过收费站。

问:通行费发票如何开具?

答:襄阳卧龙收费站已实现无纸化发票开具。使用 ETC 账户缴费的用户,可参照高速公路通行方式通过票根网开具电子发票;经人工车道使用现金或第三方支付平台缴费的用户,可通过收费站提供的微信小程序获取电子发票。这一举措不仅环保高效,还能提升通行效率,为大家带来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问:在收费过程中如何确保收费秩序的规范与安全?

答:在保障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收费工作顺利进行的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收费秩序的规范与安全。对于应缴纳车辆通行费却拒交、逃交、少交的情况,依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我们有权拒绝其通行,并要求其补缴相应费用。若有车辆出现故意堵塞收费道口、强行冲卡、殴打管理人员、破坏收费设施等扰乱收费秩序的行为,我们会及时与公安机关协作。一旦这些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进行处罚;若其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同时,如果此类行为给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造成损失或导致人身损害,相关责任人需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我们始终将维护公平有序的收费环境作为重要任务,全力保障公路的安全运营,确保广大合法缴费司乘人员的权益不受侵害,也为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问:在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行驶过程中,如何保障安全出行?

答:207国道襄州至宜城段设置了4处互通式立交和部分信号灯控制平交道口。由于本项目是新建开放式一级公路,在开通初期,周边群众和司乘人员可能需要一定时间适应,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切实增强安全意识。首先,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设有交通信号灯的平交道口,务必按照信号灯指示通行,切勿抢行或闯红灯。要密切关注交通指示牌信息,按照规定的车道和速度行驶。同时,要听从公安交警和交通执法人员的现场指挥引导,他们会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进行交通疏导,确保车辆有序通行。此外,驾驶员需保持良好的驾驶状态,避免疲劳驾驶和超速行驶,随时注意路况变化,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以保障自身及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上下滑动查看↑


来源:汉水襄阳综合

记者:张强,张教辉,郭鹏,沈明晶;通讯员:向昌文,龙新颜,叶玮

编辑:熊功洁;责编:王晶
审核:刘文生;终审:邹燕
运营:襄阳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