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风纪》报道襄阳:廉洁文化“出圈” 聚焦襄阳历史名人

“廉者,政之本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实践中,通过整理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把历史名人资源转化为廉洁文化宣传教育资源,是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座襄阳城,半部中国史。襄阳,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楚文化、汉水文化、三国文化在这里孕育发韧。作为文化名城,襄阳市各级党委、纪委和相关部门积极探寻廉洁文化建设的“桥”和“船”,深入挖掘整理本地历史资源中的廉洁因子,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走实见效。

然而,在压茬推进资源挖掘中,对已暴露出的问题也应引起重视。比如,陷入认知误区造成研究独立化,或者追求总体数量导致开发碎片化,亦或是形式单一达不到效果,等等。研究发现,持续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离不开丰富的宣教形式,但更要追求“不想腐”的实效。本期刊登襄阳市调研文章,以当地历史名人资源为切口,一起解锁打开“廉”的正确有效方式。

——编者

统筹力量挖掘廉洁元素的实践探索

作品纷呈。围绕诸葛亮勤廉事迹创作了歌曲《诫子歌》《一生一诺》,微视频《千古智都文化廉城》,撰写相关文章《一江碧水颂廉韵 千年古城扬政声》;聚焦羊祜勤廉事迹打造了宣传片《千古堕泪碑 襄阳勤廉石》,重建岘首亭、堕泪碑等古迹;结合郑敦允勤廉事迹打造宣传片《悠悠襄江民不能忘》和歌曲《民不能忘》;围绕曾巩、米芾、方岳贡的廉洁故事,制作宣传片《借来米公一池水 洗得襄阳千载廉》;围绕宋玉廉政故事,策划宣传片《曲高宋玉勤廉楚都》等。

阵地广泛。全市已建成20余处廉洁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几乎遍布所有行政区域。在襄城区有“隆中书院”廉政教育基地、“岘山廉洁文化长廊”“萧楚女纪念馆”等;在樊城区有“一号公路”廉政文化驿站、清河口滨江廉政文化广场、花园村清廉文化广场等;在襄州区有“伙牌镇家风展陈馆”“峪山镇星火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在枣阳市有“程克绳故居”“黄火青廉政教育基地”等;在宜城市有“楚都家风馆”“楚都廉洁文化主题公园”等;在老河口市有“汉税清源”廉政教育基地、“酂阳家风馆”“袁书堂纪念馆”等;在南漳县有“周湾村茶廉文化示范点”等。

方式多样。举办原创廉政歌曲大赛、廉洁文艺作品展播活动,涌现了很多围绕襄阳市历史名人廉洁故事创作的歌曲、视频、戏剧、小品等;整合全市20余处廉洁文化教育阵地,串珠成链汇成“廉行襄阳”H5电子地图,党员干部可掌上打卡学习;依托市区通往古隆中的512路公交线路,策划“清风廉旅号”公交,沿线以诸葛亮“自报家产”“鞠躬尽瘁”等勤廉故事为核心内容建设多处“古风站台”,重点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熏陶教育;市委党校开设“品读诗意襄阳追寻廉洁文化”现场课程,让党员干部亲临历史古迹,接受沉浸式廉洁教育;湖北文理学院附中依托羊枯山下地理位置,设立“羊祜文化节”,引廉入教、润廉无声。

检视开发利用中的短板弱项

研究独立化。错误地认为廉洁文化建设是纪委或宣传部门的事,没有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工作格局。对高校科研单位、社科联及文化艺术团体引领、推动不够,一些有价值、有思想的研究成果没有很好地转化成宣传教育作品。比如,以上绝大多数阵地和作品都是由纪检监察机关打造和挖掘,拥有大量研究人才和史料资源的部门,没有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开发碎片化。错误地认为廉洁文化建设就是挖掘几个廉洁故事,导致当前对历史名人廉洁资源的开发呈现零星分散和不完整状态,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从总量上看,已开发的历史名人廉洁资源仅占很小比例,还有一大批未开发的襄阳籍或与襄阳有关的历史名人廉洁资源。比如,为廉洁注脚的王逸(今宜城人)、严以修身的王粲(迁居襄阳万山,仲宣楼为纪念他而建)、廉洁自律的张继(襄阳人)等。从内涵上看,已开发的历史名人廉洁资源多围绕廉洁从政、秉公用权角度,关于廉洁修身、家风家教、克己奉公、公而忘私等内涵的阐释较少。

利用单一化。缺乏创新意识,主要是以歌曲、短片、通讯和展馆形式呈现,新媒体技术参与廉洁文化建设程度不高,形式不够生动活泼。缺乏探索精神,对部分历史名人的廉洁资源利用过于集中。比如,针对诸葛亮的廉洁资源利用,形式最多(歌曲、展馆、通讯、短片等)、频率最高(各级均有),其他历史名人廉洁资源要么只有一种呈现形式,要么仅在少数廉洁文化建设实践中出现。

教育浅显化。错误地认为廉洁文化建设就是主题作品的制作与主题阵地的打造,对阵地教育的深度和作品传播的广度研究不够。在阵地方面,有的只建设不维护,不少设施出现严重破损;有的缺少高质量讲解服务,靠参观者“自悟”;有的不讲正史讲野史,为造噱头编段子。在作品方面,千篇一律,说教味道重,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群体的需要,感染力不强,“出圈”的很少,常常是孤芳自赏、自我感动,干部群众受熏陶教育的效果不明显。

做强“廉润襄阳”品牌的思路举措

齐说。即一齐发力、合力挖掘。各地各单位要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进行谋划,抓好落实;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组织推动、协调指导,将廉洁文化建设纳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组织部门要把廉洁从政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理论阐释,将廉洁文化建设纳人精神文明创建考评,要统筹精品创作,引导高校科研单位、社科联及文化艺术团体等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在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的同时,鼓励各地各单位探索创新,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干部带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新说。即故事新说,在形式和载体上大胆创新。推动襄阳廉洁资源数字化,探索打造网上廉洁文化展馆。加强新旧媒体融合,丰富“廉润襄阳”品牌内容。创新传播手段,积极运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大力推广襄阳市优秀廉洁文化作品。借鉴优秀经验,比如 VR (杭州)、“剧本杀”(成都)、影视剧(《人民的名义》)、戏剧(《新龙门客栈》)等新型传播方式,增加廉洁文化宣传教育的沉浸感和体验感。根据受众群体的特点,创作不同类型的作品,开展不同侧重的教育。同时,还应当注意形式活泼但内容不能偏颇,坚决杜绝不尊重史实、不符合客观实际、借机铺张浪费等现象。

深说。即在内容上形成体系、有深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摒弃传统廉政文化思想中的不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制定“廉润襄阳”品牌创建五年或十年规划,形成历史名人廉洁资源挖掘路线图,分门别类、系统挖掘。各地各单位要注重将廉洁理念融人部门、行业、基层治理之中,发挥廉洁文化的价值导向、行为约束、环境净化等治本功能。要紧盯党员干部这个关键,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促进党员干部将廉洁思想的“软约束”转化为遵纪守规的“硬行为”。与历史教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结合,引导全体市民认识襄阳廉洁历史,热爱襄阳廉洁文化,形成廉洁共同意识,共创襄阳廉洁城市。

常说。即坚持广泛传播、经常提醒。以文化人,重在长常,要做好打持久战长期战的准备。在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规划中统筹廉洁文化阵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文化机构等,丰富襄阳廉洁历史展陈。加强对廉洁文化阵地的维护和内容的审核把关,严禁造假、杜撰等形式主义问题。持续开展廉洁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活动,通过培育高质量宣讲员、张贴高质量廉洁标语、播放高质量廉洁宣传片、推送高质量文章,以及在线上线下举办高质量廉洁作品创作、展演和展播活动,逐渐形成崇廉拒腐的社会氛围。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喻娥 徐申 吴少奇 崔海盼

编辑:张晋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