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清晨,枣阳市环城街道东郊村连片的吊瓜大棚在晨光中银辉闪烁。汩汩清流顺着新修的沟渠涌入田间,村支书胡爱国蹲在地头轻抚瓜苗:“多亏这800多米的电力线,让全村致富路越走越宽!”
今年初,东郊村筹建百亩瓜果基地,却在春耕关键期遭遇电力瓶颈。“基地离最近电源点800多米,临时线带不动抽水机,眼瞅着育苗期要耽误!”2月18日深夜,胡爱国焦急致电国网枣阳供电公司环城供电所。
供电所所长刘旭带班组连夜勘察:需架设17根电杆、铺设低压线路860米,工程预算超10万元。这对刚起步的村集体企业犹如“拦路虎”。
“小微企业可享‘零费用’报装政策!”刘旭翻出政策文件,星夜制定解决方案。次日,由党员骨干组成的“红马甲”突击队进驻田间,协调物资车辆12台次,精准设计线路走向。
刘旭在东郊村与村民进行交流。
2月25日清晨,“红马甲”突击队员在寒风中架起首根电线杆。村民自发送来姜汤:“供电师傅们顶着寒风来施工,手都冻僵了。”
经过7天昼夜奋战,3月3日,随着最后一根电线杆完成组立,抽水泵的轰鸣声响彻田野。清冽的河水涌入瓜田,及时解了200亩瓜苗的“渴”。
“供电公司不仅省下我们10万元开支,还提前15天送电。”胡爱国算起经济账:基地今夏可产吊瓜4万余斤,还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就业。
这800多米的银线,是枣阳供电人服务乡村振兴的缩影。翻开环城供电所的值班日志:
1月,抢修队员冒着风雪抢通4个村供电线路;3月春灌,完成22处农排线路改造;4月以来,组织开展保电特巡65人次。
国网枣阳供电公司的员工正在田间地头为村民架设起乡村振兴线。
“越是急难险重,越要冲锋在前!”国网枣阳供电公司总经理石磊说。如今,枣阳市320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均配备专属电力管家,2024年以来累计为农业项目节省办电成本2450余万元。
站在新架设的电线杆下,胡爱国望向长势喜人的瓜田:“这条‘光明线’不仅通到了田间地头,更通到了老百姓心坎里!”
记者:孙修廷 毕学谦丨通讯员:孔玉琪
编辑:孙修廷 丨责编:刘惠
审核:廖双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