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市政府公布了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名录,进一步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建设。
我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8大类别,共41个项目,分别为:属于民间文学类别的尧帝传说、欧阳修的传说、大阜山传说故事;属于传统戏剧类别的襄宛皮影戏;属于曲艺类别的襄阳小曲、襄阳渔鼓;属于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别的有心意六合拳·意拳、牵钩、打老鸹;属于传统美术类别的传统泥板壁画、襄阳香包、南漳木刻、枣阳葫芦雕刻、枣阳刺绣;属于传统技艺类别的李氏锔瓷、传统榨油技艺、老河口铸铜雕刻技艺,以及襄阳牛肉面、昭明李记红糖饼、汤氏胎毛笔(画)、传统豆腐(太平豆腐、宜城朱市豆腐)、一丁甜酒、黑师傅黄酒、双沟糊辣汤、掐丝珐琅画、传统葛根粉(南漳葛粉、保康葛根粉、宜城葛根粉)、猪油饼、襄阳特型黄酒(酒曲)、传统木器、晒紫金茯茶、五山八大碗、盛康豆瓣酱、老河口薄切月饼、枣阳传统乐器、许氏土陶、宜城松花皮蛋等制作技艺;属于传统医药类别的杜氏平衡因果疗法、李氏千捶膏制作技艺、李氏麒麟膏制作技艺、山茱萸炮制技艺;属于民俗类别的荆襄吟诵。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名录共3个项目,分别为:属于传统美术类别的剪纸(谷城剪纸);属于传统技艺类别的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保康尧治河古法酿酒技艺)、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楚贡酒酿造技艺)。
记者:朱科;见习记者:陈晓雯;
审核:龚莉;编辑:施静文;
终审:刘志国;校对:张文进;
运营:襄阳日报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