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量”变“留量”:看体育赋能文旅的“襄阳样本”!

一条串联千年侠义的赛道,一座因篮球沸腾的城市——襄阳与枣阳,正同步上演一场“体育+”的生动实践。当马拉松的奔跑脚步叩响古城宁静,当篮球赛的欢呼声浪点燃假日夜空,汹涌而至的“流量”也扑面而来。酒店满房、街区客流翻番、特色美食供不应求……体育,这台动力澎湃的超级引擎,正以其不可替代的聚合力,将赛事的“高光时刻”转化为城市文旅消费的“黄金时段”,生动书写“办好一个赛,提升一座城”的鲜活注脚。

襄马奔腾,“侠义”IP引客来

10月19日早晨,在襄阳,随着出发指令响起,2.2万名跑者用脚步丈量这座古城的“侠义”脉动。厚重的古城墙、灵动的汉江,郭靖、黄蓉等“侠客IP人物”,让襄马赛道成为展示襄阳古城文化、汉水文化与美食文化的流动长廊。来自深圳的跑友朱国庆就表示:“‘侠义襄阳’做得非常有特色,给我感觉特别好,我想在这里多玩几天,多了解一下这边的文化历史。”

赛事成功地将体育流量转化成了文旅“留量”:管家巷招商运营负责人张伟松告诉记者,赛事期间整体的客流量相比平常周末大幅度提升,环比增长70%以上,许多赛事的参与者来到了管家巷休闲街区消费和打卡。就在赛事的当天下午,襄阳盛世唐城景区接待跑友超1000人次,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在赛事期间的游客量,也较平日增长近四倍。正如市民高勤香所言:“襄马把体育、文化、旅游、消费这几条线串了起来,已经超越了体育赛事本身,让整座城市都跟着跑出了加速度。”

篮下争锋,“赛事+”经济燃动枣阳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在枣阳市,湖北全国百强县篮球联赛不仅点燃了城市的消费烟火气,更引爆了一条完整的“赛事+”消费链条。篮球比赛带来的庞大客流,让枣阳的服务业瞬间进入“作战状态”。“我们厨房提前三小时就开始备菜,特色套餐备了平时五倍的量!”枣阳汉城酒店餐饮预订经理谷兰兰介绍,“好多顾客看完球赛还来吃夜宵,我们紧急调来了四名兼职人员,就怕忙不过来。”与此同时,枣阳城区酒店入住率飙升80%,多家酒店“住宿+观赛”套餐售罄。

“一场活动啥都有”的背后,是枣阳在赛前所下的功夫:商家联动推出观赛消费地图、夜市摊位延长营业时间、特产商店开起夜间专场、景区凭球赛票根就能享门票折扣,实现了“看球”和“游玩”紧密融合。枣阳市汉城景区总经理侯威介绍:“我们推出了‘看比赛游汉城’专属优惠,持赛事票根可打七折,周末两天,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50%。

“文旅大礼包”接连发力,借势赛事热度,枣阳还推出汉风嘉年华汉文化寻访之旅、青青园乡村飞天花火表演、非遗酸浆面美食节、农特产品展销会系列文化盛宴,将赛事流量引向更广阔的消费场景。枣阳市商务局总经济师段静静表示:“赛事期间全市重点监测的餐饮和零售企业营业额较往年有明显增长,其中,体育中心周边酒店总收入同比增长10%,带动本地餐饮、零售业销售额提升5%。”枣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赵婷婷总结道:“在‘赛事+假日经济’的带动下,枣阳市文旅相关消费同比增长15%,‘跟着赛事来枣阳’正成为一种新常态。”

一场马拉松,激活了一座城的文化基因;一场篮球赛,点燃了一座城的人间烟火。体育,以其跨越地域的吸引力和凝聚人心的感染力,为文旅产业带来了最鲜活、最直接的驱动力。它不仅是竞技的赛场,更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链接文旅消费的纽带。当奔跑的脚步与呐喊的声浪逐渐平息,体育为城市留下的,是持续升腾的消费热情、是深入人心的品牌印记、是阔步前行的无限潜能。体育赋能文旅,正让襄阳的城市故事更加生动地传向远方。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解家卫 方明辉

通讯员:莫春阳 何梦琴 刘羲宁 隋俊娇

协助拍摄:枣阳台

编辑:滕树杰 | 校对:刘斌贝

责编:周群 | 审核:周嘉宾 郑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