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打好生态保护“组合拳” 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9月1日,记者从襄州区获悉,去年以来,该区不断完善生态环保体制,强力推进环保督察整改,有效防控生态环境风险,加快建设生态环保项目,以一套生态环境保护“组合拳”,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根基更加牢固。

该区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原则,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突出位置。区委、区政府常态化研究部署生态环保及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区人大、区政协围绕环境保护开展执法检查、专项监督;区纪委监委着力纠治环保领域“一刀切”等突出问题。同时,该区通过举办生态文明大讲堂、世界环境日及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活动等,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高标准制定并落实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主动认领市级整改任务39项,通过双月及季度调度机制,压实责任,年度23项申请市级验收任务均按时序完成。在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该区高效办结交办信访件47件。

积极应对污染天气,2024年,该区启动臭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8次。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工业园区开展多要素联合执法,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40起,高效办结环境信访504件。完成39家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对1367家企业实施排污许可管理,统计监测数据超1.8万个,指导241家产废单位完成危废规范化管理。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环境安全形势稳定。

全力推动重大环保项目落地。去年,总投资82.7亿元的“两翼融合”长江大保护项目在京签约,项目公司已注册成立。围绕“无废城市”建设,设计处置能力1600吨/日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主体完工,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完成用地与招标。成功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沿江河湖一体化治理项目——汪河片区和梨园沟两个项目已获资金6960万元,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该区PM2.5平均浓度降至44.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2%,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7.0%,重污染天数仅4天。国控及省控断面水质均值全部稳定达标,其中白河马营断面水质优于考核要求;“千吨万人”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多年保持100%。黄集镇及下辖三个村庄成功获评省级生态镇(村)。

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张雪飞 刘自航 | 通讯员:母丹丹

编辑:刘惠 | 校对:孙巍

责编:张雪飞 | 审核:廖双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