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筑基+社会协同 襄阳政企社联动打造助残新样本

5月19日,在襄阳市樊城区铁路社区“阳光家园”的手工制作室里,智力残障人士小云(化名)刚刚拿到上个月的340元收入,开心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她穿雨帽绳和串串珠得来的劳动果实,她说“要给妈妈买耳环。”这一纯真质朴的表达治愈了每一个人。

这些看似普通的雨帽,不仅是企业与社区合作的订单商品,更承载着86名残障人士“自食其力”的梦想。近年来,襄阳市以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政策为抓手,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注能、社会助力”模式,让残障群体从“被帮扶者”转型为“社会生产者”,在不断的实践中,一幅“残健共融”的温暖图景正徐徐展开。

【政策筑基:爱心+资金撬动残疾人就业】

“过去总担心孩子离开我们后怎么办,现在她每月能挣几百元,还给我们买了生日礼物。”小云的父亲翻出手机里的照片:女儿用首个月工资购买的一双运动鞋,让这位父亲红了眼眶。

近年来,襄阳市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的眼光,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于2020年出台《襄阳市城区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扶持办法》,先后投入近百万元支持阳光家园、残疾人之家等阵地建设,加大辅助性就业扶持力度,对“阳光家园”和愿意提供岗位的爱心企业进行资金补贴。

襄阳市樊城区铁路社区“楚天舒”阳光家园负责人于冬梅介绍:“我们主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引入民企资源,一方面残联会定期组织访企拓岗活动,通过走访和互动,寻找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阳光家园会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邀请区内外民企入园参观,通过接触残疾人,从而提高业务合作的可能。

【自我实现:从“受助者”到“生产者”】

依托政策红利,2021年,本地爱心企业家张丹主动上门对接达成合作,提供雨帽穿绳、防护服折叠等工序简单的订单。残疾朋友们将一根根绳子穿过雨帽尾部,虽然动作略显迟缓,但每个步骤都精准到位,不到10秒,一个雨衣的雨帽部分便制作完成。截止2025年5月,86位残疾人士共完成雨帽订单200万件,这一惊人数字的本后,是政府、爱心企业、阳光家园和各界爱心人士共同用双手托举出来的稳稳的幸福。

一个个简单的手工制品,不仅是他们融入社会的“桥梁”,更是襄阳市辅助性就业政策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襄阳市残联通过对接爱心企业订单、提供技能培训及补贴支持,帮助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参与者每月可获得300至1000元收入,部分残障人士还用劳动所得为家人购置礼物,实现了“自食其力”的梦想。

目前,襄阳市正加强政策指导,组织就业培训,多渠道争取劳动生产项目,让残障人士及其家庭都参与其中,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在劳动中实现康复,在工作中增强自信,帮助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通过就业实现人生价值,不断增强残疾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民企赋能:社会联合重塑生命价值】

除了爱心企业,还有残疾人士自强不息,为更多残疾朋友打开了更多就业的可能。38岁的郭亮是老河口人,患有脑瘫,被认定为二级残疾。在求职过程中,多次被拒,深知残疾朋友们的就业艰难。

“我是残疾人,最能理解他们的苦。”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2020年下半年,在他多方奔走和老河口市残联及光明社区支持下,福瑞家园残疾人之家正式开门。两年后,升级为老河口市益启爱敬老助残服务中心,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性质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据了解,已有多名残疾人通过服务中心的培训走上了工作岗位。截至目前,老河口市残联、民政局以项目资金、建站补贴、运营经费、社会捐赠等方式,给予服务中心各类资金超50万元及5万余元的仪器设备。

不止郭亮,为了给智力障碍群体寻找就业出路,襄州区智力残疾人和亲友协会主席朱小妮只身赴外地学习传统草木染技艺。随后在政府指导下,襄阳鸿岳纺织公司对朱小妮进行了大力支持,联合创办了襄阳市首家专业助残机构——襄阳市鸿岳梦工场社会助残服务中心。从最初3名学员,到如今拥有20多名固定学员,朱小妮探索出的“康复+就业”模式让智力残疾人找到了人生价值。

25岁的学员小杰刚来“梦工场”时连剪刀都拿不稳,现在已成为扎染能手。他的母亲说:“以前他整天闷在家里,现在每天盼着来‘梦工场’。”更让朱小妮欣慰的是,学员们制作的手工艺品通过义卖和电商平台走向市场,真正实现了自食其力。

目前,全市类似机构已达65个,“十四五”期间计划扩展至100个,惠及更多残障家庭。

【全民参与:从工坊到全社会循环互助】

随着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不断带来裂变效应。不少社区组建“阳光助残队”,不定时协助订单生产;襄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甚至残障员工家属也组成“亲友团”,在社区微信群实时分享工作瞬间。“看到孩子被需要、被认可,比赚多少钱都重要。”家长李女士哽咽道。

辅助性就业不是终点,而是通向融合社会的起点。每一双手都能创造光,这正是襄阳探索残障群体共同富裕之路的最佳注脚。当政策温度、社会力量与全民善意形成合力,折翼的天使亦能翱翔于属于自己的天空。

记者:蓝罗希|通讯员:刘珊

编辑:高原

审核:彭蕾、田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