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八旬夫妇晚年“壮举”,网友大写佩服!

生命接力,希望永续
八十多岁夫妇携手签署
“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2025年3月28日上午,襄阳市83岁的杨青娥和84岁的何所柱完成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的签署,成为全国第7054831和7054841位捐献意愿登记者。

据了解,杨青娥的哥哥在武汉已经完成了器官以及遗体捐献,夫妻俩也通过襄阳红十字会了解到相关事宜,由于丈夫何所柱行动不便,工作人员便上门协助签署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签署过程中,老两口表示,自己从1973年来到襄阳支援襄阳建设已经有50多年了,一辈子都在奉献,目前身体状况还不错,希望在百年之后,自己的器官、遗体能够帮助更多人重获新生,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一份贡献。

他们的捐献行为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诠释,将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也会被世人所铭记。

2025年3月21日上午,气氛庄严肃穆,捐献者和受捐者家属代表,卫健、民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代表,红十字会志愿者代表,在归山陵公墓纪念园内举行“生命·希望”2025年襄阳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

回望2024年,无数感人瞬间镌刻在这座城市的记忆中。湖北文理学院退休教师李祥孝以“大体老师”的身份完成“最后一课”,“襄阳好人”郭帮军替子延续“生命火种”,老干部杨家国用最后的光和热照亮医学之路……他们的选择,是人性光辉的闪耀,更是文明襄阳的注脚。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加入捐献志愿登记行列。截至目前,全市线上线下登记的捐献志愿者达2.75万人,累计完成遗体和人体器官(角膜)捐献356例,挽救或改善了800多人的生命和健康。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生命的接力,是希望的传递。

市政协副主席、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李志宇表示:“无私伟大的捐献者们将大爱融入襄阳城市血脉,让纪念园成为城市新的精神地标,以‘生命接力’的方式谱写襄阳发展新篇章。” 
市红十字会发出倡议
希望大家携起手来
推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健康发展
让更多生命得以延续
让更多家庭重获希望
为建设健康襄阳
文明襄阳贡献力量

记者:雷肖雪  通讯员:徐媛媛 

编辑:高小花 审核:田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