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气流量变成消费增量!文旅、首店经济、直播电商、文娱赛事……

1月9日

襄阳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大力提振消费

积极争创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

加快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这些参会代表、委员提出
把人气流量变成消费增量

市人大代表吴祥洲:

促进文旅消费 壮大数字消费


“南船北马、七省通衢,襄阳自古以来便是商贾云集、商业兴盛之地。现在的襄阳更是消费的热土,夜间消费热辣滚烫,假日消费热力十足,数字消费快速崛起……消费市场亮点纷呈!”市人大代表吴祥洲说。


“文旅惠民券火热发放,襄阳24个文旅项目参与其中,吸引众多网友预约。发放消费券、文旅惠民券,对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生活服务消费产生了积极作用。”吴祥洲说,襄阳要争创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除了全面促进文旅消费,还要抢抓首发首店经济这个风口,强化政策激励引领,着力打造核心和重点商圈,不断创新消费模式和业态,全方位点亮城市夜经济。


吴祥洲说,要全面促进数字消费。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在各个消费场景中深入应用,线上与线下、业态与场景的融合发展日益成为数字消费的重要特征。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即时零售等各类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覆盖各类消费场景,触发潜在消费,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重要方式。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构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等消费新场景,培育壮大数字消费。


市人大代表尚昳娜:
积极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襄阳也必须采取更多的措施激发消费潜能,释放发展活力。”市人大代表尚昳娜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消费基础作用、外贸支撑作用为我们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持续回升指明了方向。


尚昳娜说,襄阳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繁华的商贸之城,商业氛围非常浓厚,商贸设施不断完善,商业模式持续丰富,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位居全省前列。


尚昳娜建议,持续开展“以旧换新”“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惠民促销活动,推动政策红利精准释放,全面激发消费潜能;瞄准新需求、新动向,结合年轻人喜好,多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赛事、场馆展览,打造网红打卡胜地,大力发展夜经济,点燃城市烟火气;依托襄阳非遗项目和传统习俗,开展特色非遗活动,借助现代科技力量赋能文旅产业,打造具有襄阳特色的消费新业态。


市政协委员罗世炜:

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提升消费吸引力


“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是持续提升消费吸引力的重要措施。”市政协委员罗世炜建议,结合当前旅游数字化、沉浸式和多元化的特点,积极推进文旅消费新场景打造。


罗世炜说,可依托数字赋能文旅新场景打造。利用短视频平台推进襄阳文旅IP建设,将襄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数字化方式呈现给观众。围绕“三国文化”“古城文化”等襄阳文旅核心IP,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式项目,通过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动人心弦的历史传奇,创设身临其境的文化场景,营造独特的情感体验,使游客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感染和熏陶。


“只有满足游客吃、游、玩、购的多重需求,才能不断聚集人气。”罗世炜说,景点想要汇聚人气,要致力于打造集文化、旅游、美食和购物于一体的多元化消费场景。


罗世炜还建议,延长旅游产业链,构建旅游养老新场景。立足我市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利用景点附近闲置的农村房屋,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公寓和特色民宿,吸引老年游客来襄阳旅居,持续提升我市消费吸引力。


市政协委员颜拥军:

加快打造特色街区 激发城市消费新活力


特色商业街区是一个城市的文旅名片,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一条街带火一座城’的现象层出不穷。我市特色商业街区不少,以北街、管家巷、风华路夜市等为代表的商业街区,为城市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成为外地游客来襄的“打卡地”。


“对标先进地区,我市特色街区建设还存在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不够突出,传统夜市街区基础设施滞后,新型消费街区建设统筹规划力度不足的问题。”市政协委员颜拥军表示,打造特色街区,对于激发襄阳的消费活力意义重大。


为此,颜拥军建议,文物保护部门应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普查认定,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与合理利用,打造老字号、老味道、非遗技艺和民俗传统产品集聚区,将文化典故、风土人情有机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为繁荣街区锦上添花。


传统夜市街区是城市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颜拥军认为,这类街区建设不仅要算好“经济账”,更要从便民、利民、惠民的角度算好“民生账”,要合理规划街区布局与商业业态,完善公共设施与服务,关注民生福祉,让夜市街区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我市通过城市更新改造、招商引资、盘活闲置厂房等方式,建设了一批以樊城“建设汉江”文化创意园、襄城603文创园为代表的新型消费街区。对这类街区的建设和管理,颜拥军认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提升街区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商户要发挥主力作用,丰富街区的业态内涵与消费体验。


两会·声音


关键词:
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


市人大代表黄丽丽建议,积极争取项目和政策,建立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孵化器)、产业园,为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建议在清理规范现有的归国留学人员政策、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针对在襄阳工作、学习、生活的归国留学人员的优惠政策,并落到实处,让归国留学人员切实有归属感。


同时,成立襄阳市出国(归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为出国(归国)留学人员服务;建立出国(归国)留学人员数据库,加强出国(归国)留学人员工作的前瞻性研究;扶持和支持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参与出国(归国)留学人员的服务工作。


关键词:
文艺精品创作

“近年来,襄阳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织密,文艺精品创作好戏连台。去年,老河口市湖北越调仙人花鼓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精心打造的湖北越调《伐子都》应邀参加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创作的大型现代戏《百里丹渠》今年1月10日在武汉首义剧场上演,亮相第五届湖北艺术节。”市人大代表蔡天翼说。


蔡天翼建议,要进一步夯实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以嵌入、联合、更新等多种方式,打造一批“小而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市民家门口的演艺新空间,让文化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实施文艺高峰攀登工程,坚持精耕细作,打造叫好又叫座、火热又火爆的文化品牌,树立文化标杆,激发新时代文化文艺创作新活力。

关键词:
节假日公共停车制度化

“春节长假即将到来,市区停车难问题将再次凸显。”市政协委员龚存银说,之前相关部门采取开放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等临时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希望将这种利民措施制度化。


龚存银建议,由政府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节假日期间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停车场对外开放实施办法,并且将该办法制度化、长效化,以缓解节假日期间中心城区尤其是老旧小区、商圈、景区周边的停车压力,既能增加节日喜庆气氛,又能增强市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与认同感,塑造襄阳宜居、便民的城市形象,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让城市变成一个有温度的家园。

关键词:
楚文化保护及利用

市政协委员邱珂暕说,我市作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应加大对楚文化的保护力度和开发利用,让楚文化享誉天下。


邱珂暕建议,进一步深入挖掘、调查、搜集、整理楚文化资源,建立完备的数据库,为后续的研究、开发与保护提供坚实基础;加快楚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步伐,充分释放楚文化、诗词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价值潜能;运用数字技术,赋予静态陈列的展品以鲜活生命力,让楚文化资源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预付式消费监管

“预付式消费作为一种便捷的消费方式,已经深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信息不畅等原因,导致其成为当前消费维权中的难点和堵点。”市政协委员陶杰建议,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平台建设,畅通维权渠道,保障消费者权益。


陶杰建议,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为预付制消费套上“缰绳”;开发预付卡监管服务平台,推进监管主体利用平台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完善预付式消费合同示范文本,同时推动预付式消费合同示范文本的使用,更好约束商家履约;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畅通优化整合维权通道,同时加大对恶意商家的打击力度,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信力和威慑力,让失信商家“无路可跑”,让失信商家“不敢再跑”。

记者:彭艺唯,沈明晶,孙凤玲,杨洋,吴芳,李兴会,张伊乔,毛陈宇;

编辑:李春辉;责编:陈忱;
审核:张伟;终审:柏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