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残疾、智障等特殊儿童,该如何教育?长期以来,虽然各地都有特殊教育学校,但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指导,特别是一些普通学校的老师,面对特殊儿童时,更是不知道如何有针对性的教育。近日,襄阳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成立,今后“特教”怎么教,有了“标准课”。
1月3号,襄阳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依托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主要负责市域内特殊教育的发展指导、政策和课程研究、培训和咨询服务、资源开发管理等。
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冯国敏说:“资源中心主要是解决孩子在特殊学校还是在普通学校上学这个问题,每年特教孩子在哪上学,都引起了这个家长和主管部门的一些争议,我们希望通过建立资源中心,对孩子的学业障碍状况能进行评估,评估之后确定这个孩子是适合在学校上学,还是在特校上学”。
据市教育局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共有8所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共有学生1138人,包含送教人数。其他进入普通初中、小学的残疾学生有1993人,分布在157所初中和384所小学。襄阳市初步形成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格局。而新成立的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将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起到指导帮扶的作用。
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冯国敏说:“将指导这个普通学校,就是有随班就读较多的学校,在校内建立资源教室,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资源教室,提供专属的课程,让这个孩子在普通学校受到适宜的教育。”
市特殊教育学校表示,虽然过去他们也开展过一些手拉手的帮扶活动,但仅属于朋友伙伴间的交流互助,而特教中心建立后,就是行政权加专业能力方面的双重指导。
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加荣说:“对于县市区的特殊教育这块工作的指导,以及师资的培训,以及随班就读学生的这个评估,以及个案的建立等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也将能够指导着我们县级以及校级的资源教室,对随班就读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有了很大的帮助。”
按照市教育局安排,2025年县(市、区)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也将组建,并开展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的改革实验探索,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服务能力。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方兵 | 通讯员:帅忠奎
编辑:黄娟 | 校对:刘斌贝
责编:郑海 | 审核:周嘉宾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