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家最怕两件事,一是摔倒,二是摔倒了联系不到人。今年民政部门完全按照我的难处订制了一套方案,很贴心、很实用。”1月2日,襄城庞公街道办王家洼社区东城逸景公租房,83岁的孟明礼老人一边向记者展示智能手表的先进功能:摔倒了系统立刻能知道,按一下键就能联系到社区,一边笑着讲述每一处适老化改造给他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2024年1月,襄阳市政府将“对 2000 户特殊困难及低收入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纳入当年民生实事,孟明礼正是受益者之一。
“订单式”改造是民政部门在开展适老化改造时采取的便民举措,市民政局要求对于所有受助对象实施“无申即享”,即符合条件的家庭不用填报任何资料,职能部门就会送服务上门。在施工前还要提前征求群众意见,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可从7个基础项、23个可选项以及6大类智能项中按需自主选择;而且整个流程全程监理,确保项目质量经得起检验,效果能够得到老年群体的肯定。
在孟明礼老人家中,记者看到了“一户一策”的贴心之处。
老人患有腿疾,日常出行不变,因此轮椅成了改变他生活的好伙伴。有了它,老人不仅可以在家自由活动,天气好的时候还能外出转转,极大地提高了老年生活质量;
屋子里装有烟感报警器,一旦家中产生大量烟雾,可以第一时间触发警报,有效增加了老人获救的几率;
老人的智能手表和智能康养系统连接,除了监控身体重要指征,还能通过它获得助餐、助浴等多种服务;
老人的床边装有类似医院病床的护栏,夜晚可以起到防坠落的作用,从他的床到洗手间,装有一整套护栏,配合感应灯,可以让他起夜的时候减少因为可见度差导致摔伤的几率;
卫生间堪称老人居家意外的 “高发地”,适老化改造增加了防滑扶手和坐便凳,老人可以根据身体状况自行选择使用,洗浴时还可以使用折叠淋浴凳,帮老人告别了长时间站立的疲惫与眩晕。
适老化改造的惠民之处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提升,更在于其对老年人心理和社交需求的关注。社区在职能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改造公共活动空间,增设无障碍通道、休闲长椅和遮阳亭等设施,为老年人打造了舒适的社交场所。老人们在这里相聚聊天、下棋娱乐,原本单调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孤独感也随之减少。
同时,民政部门以购买服务的形式,组织专业机构以及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智能设备使用培训,帮助他们跨越 “数字鸿沟”,通过视频通话与远方的亲人保持密切联系,让亲情得以延续,心灵得到慰藉。
据市民政局养老科负责人介绍,适老化改造的对象主要针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 能、残疾老年人家庭,有条件的县市将改造对象范围逐步扩大到了城乡低保对象及低收入家庭中的高龄、 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每一户改造标准不低于3000元。下一步,民政部门将通过更多方便、智能的设备来满足老人们的多元需求,让他们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美好晚年。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徐勇 | 通讯员:鲁静 汪霜
编辑:孙修廷 | 校对:闵佳
责编:陈莉莉 | 审核:张伟
请输入验证码